往期阅读
当前版: 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蒙泰:让有限资源无限化

蒙泰花园式厂区一角。
蒙泰已形成煤炭产运销一体化、煤电热一体化、煤电铝一体化3条循环产业链。图为蒙泰总部工业园区。
蒙泰有自己的有机食品种养基地。图为有机蔬菜大棚。
蒙泰以“超越”为核心价值观。图为颇为超前的全数字化展厅。
公司用劣质煤、煤矸石、中水发电,余热供暖,用粉煤灰制水泥,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氧化铝制原铝……链内循环,跨链循环,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绿色环保。
公司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蒙泰公益冠名的鄂尔多斯国际马拉松参赛人员达18000人。
  大浪淘沙,也淘金。创立于2001年底的内蒙古蒙泰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泰”),在新千年煤炭行业的数次大起大落中,连续16年保持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8%(2002——2016年),成为煤炭行业一株遇寒不凋的“长青树”;2016年利税总额20多亿元,2017年预计实现利税30亿元。当年蒙泰在鄂尔多斯几近白手起家,如今已进入内蒙古民营企业前6强、全国煤炭工业企业前30强。

  那么,是什么让这家企业得以遇险不惊、稳健成长呢?

  三链循环:

  将每一块煤吃干榨净

  2001年底,蒙泰创立。

  当时市场极度低迷,煤矿开张即赔,煤炭资源无人问津。蒙泰坚信两件事:一是煤炭是宝,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二是市场会暖,中国经济必定发展。于是,蒙泰做了3件事。

  第一件事,在鄂尔多斯四处探寻未开发利用的煤炭资源,为煤炭生产奠定了根基。

  第二件事,在困难情况下打通了煤炭外运通道。

  第三件事,提出上马热电联产项目。这也是看清趋势做事。当时众多小锅炉分散供热,“无处不飞煤”,污染严重,浪费严重。

  这3件事有一个共同特点:早半步。其后不久,市场回暖了,铁运吃紧了,热电抢手了。全球竞争也是这样,早一步有肉,晚一步无汤。自此,蒙泰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确定为“超越”。

  如今,本着循环经济的逻辑,蒙泰已构筑了3条产业链。

  第一条链,煤炭产运销一体化。培育了集煤炭生产、储装、铁路运输、港口销售于一体的煤炭经营体系,目前该条产业链的整体规模和综合竞争力位居内蒙古煤炭强企行列。

  第二条链,煤电热一体化。经过几年努力,蒙泰已成为鄂尔多斯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承担了东胜区近150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替代拆除了400多座小锅炉,告别烟尘弥漫,回归蓝天白云。蒙泰北骄电厂是全国最先进的火电机组之一,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节能效果全国领先。

  第三条链,煤电铝一体化。这条链正在构筑中,内容为“煤——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原铝——铝合金——铝精加工”。

  煤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让一块煤发出“两块热”“三块热”来?董事长奥凤廷与管理团队为蒙泰提出的使命是:“让有限资源无限化。”于是,3条链的产业逻辑这样展开:用劣质煤、煤矸石、中水发电,余热供暖,用粉煤灰制水泥,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氧化铝制原铝,铝合金材料生产……链内循环,跨链循环,循环再循环,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用该公司煤炭副总工张贵强的话说,“力图将每一块煤吃干榨净”。这无一不体现着“有限资源无限化”的思维。

  正是这种“榨干吃净”的做法,让蒙泰处变不惊,在市场低迷时仍能挤出利润,持续盈利。2012年后半年到2016年前半年,整个煤炭行业下行,但蒙泰正是在这个时段取得跨越式发展:兼并重组多个煤矿,新建成满来梁现代化大型矿井,蒙泰北骄两台33万千瓦热电机组投产。

  目前蒙泰还在构筑一条“软链”:互联网金融产业链。公司正在将几万供热用户接入自己的“爱的家”电商平台。此举实现双赢:用户不用上门交取暖费,还能获得折扣;平台获得稳定用户,可以进一步拓展商机。产融结合是世界500强的一条成功之路,产智结合是当今创业企业的一条崛起之路,蒙泰寄望互联网能够在未来嫁接出这样一个综合平台。

  管理提升:

  用市场化深挖潜能

  蒙泰能够“寒冬不寒”,还得益于内部市场化管理。

  什么是内部市场化管理?奥凤廷说:“内部市场化的本质,就是把外部市场压力引入企业内部竞争,通过合同契约关系约定内部各单位、部门、岗位之间的业务往来和服务报酬”,“内部市场化所呈现的具体形式,就是大大小小的合同,明码标价,供需对接。谁创造的价值大,谁的订单就多,报酬就高,做好了索酬,做不好被索赔。这有效化解了人管人的难题,实现了机制管人、文化管人与自主管理,磨不推自转。”

  蒙泰旗下的物资设备租赁经营公司总经理梅超,以机具车辆为例算了一笔账:自2013年机具租赁公司成立以来,全集团业务量持续扩大,但机具车(翻斗车、铲车、吊车、拖板车等)规模一直保持在60台左右没变,折算下来,机具车运营效率提高了53%。

  这是怎么做到的?靠的就是内部市场化运作。2013年之前,集团几个煤矿和电厂各有各的机具车,互不共享,同一单位有时车紧有时车松,不同单位有的不足有的闲置;每个单位只要业务吃紧,首先想到的就是买车。为了解决这种不平衡现象,集团提出市场化运作思路,将各个单位所有的机具车集中起来,成立了物资设备租赁经营公司,谁用谁租,谁租谁付,从此实现了3个优化:一是效率提高,机具车实现满负荷运转;二是管理简化,原来每个单位都有管车的部门与人员,现在精简为一个;三是购养整合,换车时集中采购,维修保养也实现了在一个盘子运作。

  企业文化:

  与全社会共赢

  蒙泰文化从其标志中可见一斑:蒙泰标志是一个“人、从、众”的球形组合。“人”,就是以人为本;“从”,就是团队精神;“众”,就是与全社会共赢。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人心人才,两不可失。奥凤廷强调:“各级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是建立出人才的机制,而不是发现人才。”公司的用人理念是“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凡岗位补缺和干部使用,均实行竞聘上岗。开门赛马的结果,就是广纳贤才,从地域上看,蒙泰团队来自五湖四海;从成分上看,既有来自大型国有企业如神华、华能、国电、开滦集团的,也有来自全国一流民企华为、海尔的。

  一边开门赛马,一边登门学习。早年赴海尔、蒙牛、华为、联想学习,现在赴欧洲、美国、日本学习。在学习中,蒙泰强调“超标杆管理”:如果你做某事想成为全世界的NO.1,速度最快的方法,第一步是找到最佳实践,第二步是加上自己的创新。不加自己的创新行不行?不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你的土壤和他的土壤不同,你只可学其神不可套其形。所以,这个方法论在蒙泰不叫“标杆管理”,而叫“超标杆管理法”——超标杆者生,套标杆者死。

  员工是蒙泰的立业之本。早在2012年,为了让员工“吃得放心”,蒙泰就斥资1亿多元建了两处现代化、生态化种养基地。大棚种植,生态养殖,沼气酿肥,林水防护,自我循环;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有机种养。自家的“菜篮子”每天都要把菜、肉、蛋、奶运到蒙泰各员工食堂。目前,一日三餐都是自助餐模式,员工每人每天只需掏15元钱。

  种养基地不仅供应蒙泰食堂,还供应员工家属。蒙泰“爱的家”电商平台上线后,蒙泰生态基地的有机蔬菜及肉蛋奶开始面向社会销售,东胜区居民从网上即可买到。

  作为工业企业,蒙泰特别注重员工身体素质。公司体育设施齐全,有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壁球馆;健身房里,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此外,还有游泳馆与瑜伽室。它正在建设花园式工厂,绿树成荫,设有专门的绕厂步行道,长4.2公里,相当于一个“迷你马拉松”。

  社会是蒙泰的成长之源。照顾好员工也是为了照顾好客户。

  以供热为例,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蒙泰在供热项目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下,每年仍然拿出上亿元进行扩能技改和管网改造;公司还在各个居民点投入1500多个测温器,对终端供热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以防冷热不均。蒙泰的供热观为:“是我们的问题,要全力解决;不是我们的问题,要帮助解决。”积极为居民排忧解难,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蒙泰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近年来,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环保、赈灾、济困等方面的公益捐赠每年都在2000万元以上。仅2017年支持的重大公益项目,就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以及“蒙泰·鄂尔多斯国际马拉松”比赛。前一个介入的是全球治理课题,后一个介入的是群众健康课程,都是百年大计。“蒙泰”二字的含义就是“蒙地立业,泰泽千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蒙泰坚持“超越”这一核心价值观,在战略上、管理上、文化上不断超越。到“十三五”末,蒙泰力争实现煤炭总产能4000万吨/年,煤炭铁路运销量达到2000万吨/年,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城市供热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米,铝产业年产规模达到百万吨,成为鄂尔多斯煤电铝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

  草原“火凤凰”,冷热兼程,飞得更高。

  (文/图 田子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特刊
   第14版:特刊
   第15版:特刊
   第16版:特刊
   第17版: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第18版: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第19版: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20版:公益广告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第05版: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特刊
   第08版:特刊
   第09版:特刊
蒙泰:让有限资源无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