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荒凉瀚海惊艳转身

——我区防治荒漠化启示(二)
  □本报记者  施佳丽

  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癌症”,而内蒙古,则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和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治沙就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长跑比赛,一方是人类主导的绿化,一方是自然主导的沙化,谁先提速,谁就拥有赢得比赛的主动权。

  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一簇簇顽强的绿色,沿着绵延起伏的黄色沙丘,向沙漠腹地一寸寸延伸。太阳能农场、水稻种植、沙漠旅游……曾经吞没了无数文明记忆的沙漠,竟然生长出一条条金色的产业链条。

  产业化,在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悉数纳入它的链条的同时,也将我区荒漠化治理速度推向顶峰,让荒凉瀚海完成了一次惊艳转身。

  大漠深处惊现塞上江南

  沿穿沙公路进入科尔沁沙地腹地,黄色的沙丘连绵不绝。然而,翻过一座大沙丘,眼前的景象却令人惊喜:绿油油的稻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沙地中,成群结队的麻鸭在田埂间嘎嘎地欢叫,几只水鸟从池塘深处惊起,飞向天际……水波荡漾,绿意翻滚,如同“塞上江南”的景象被奇迹般定格在大漠深处。

  这里是通辽市农科院沙地生态修复利用试验基地,位于库伦旗额勒顺镇苏日图嘎查,占地500亩。“在沙地衬膜条件下,这里正在进行水稻与蟹、鸭、泥鳅、龙虾的共作试验,希望能够改善沙地土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态模式。”通辽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张力焱介绍说。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基本没有平坦肥沃的耕地,草牧场也大部分退化、沙化、盐碱化,沙区农牧业举步维艰。

  “在沙地种稻,既治理了沙地,又能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民收入。”当地一位正在稻田除草的农民说,沙漠里阳光充足、早晚温差大,十分符合水稻的生长习性。

  如今,沙地衬膜水稻已由最初的1.8亩试验田发展到5万亩,成为科尔沁沙地可持续发展的主推技术。

  优先封禁保护、积极治理利用、适度优化开发是荒漠化治理的三大法宝。在内蒙古,沙地衬膜水稻、西瓜、蔬菜、杂粮、草药种植等沙地农业正在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在阿拉善,被誉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让这里的沙子越来越值钱。

  “每年卖羊的收入都买玉米喂了羊,靠放牧过不了日子。”10多年前,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牧民马忠强家1.6万亩草场退化,导致牧养的几百头只牲畜牧草严重不足。和许多牧民一样,他不得不去外地谋生。

  再次回乡后,他发现,集沙生植物引种驯化、科学研究、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阿拉善沙生植物园拔地而起。植物园以阿拉善当地特色沙草植物为主,同时选育了120多种具有药用、食用、饲用、观赏等价值,并且适合当地推广的植物。除了对梭梭、拐枣等固沙植物进行引种驯化,植物园还建立了阿拉善肉苁蓉高产稳产技术及种源基地示范区,在因地制宜提高种养技术的同时,带动牧户致富。

  在阿拉善林业部门和科技企业的帮助下,马忠强等117户牧户加入了阿拉善苁蓉集团党委牵头成立的沙产业合作社,种植的梭梭林面积累计超过100万亩。牧民们在梭梭生长的第3年开始人工嫁接肉苁蓉,现在大家的年收入最高可达20万元,是过去的4倍。

  沙漠中除了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依托这些资源,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推出了“借光治沙”新举措。

  成片的光伏板犹如黑色波浪,在沙漠里蔓延舒展,下面形成以滴灌为主的紫花苜蓿和中草药材连片种植带,道路两侧则形成用来防风固沙的联网绿化带……曾经风沙肆虐的我国第八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腹地,正在建设万亩生态光伏基地,逐步实现沙漠增绿、企业增效、资源增值的良性循环。

  磴口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袁海文介绍说,当地利用沙漠资源建设万亩生态光伏基地,先后引进多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将现代农牧业和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种植等技术相结合,达到“借光治沙”、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多重效益。如今,国电、昌盛日电等大企业在这片沙漠扎下了根,“种下”了12000亩太阳能光伏板,“长出”了37400千瓦清洁能源。

  钱学森曾指出,沙产业草产业是最少消耗水分、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绿色植物产业,是用现代技术组装起来的、在“不毛之地”进行的大农业生产,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新的文明。也正是在他的理论指导下,曾经的茫茫沙海变成了阡陌桑田,在产业化的撬动下,荒漠化治理速度也越来越快。

  不毛之地掘出绿色银行

  盛夏,进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错错落落的绿。在去往京津风沙源百万亩樟子松项目基地的路上,记者眼里是漫山遍野的樟子松,已经看不到成片的沙地。

  张青家的130亩林地就在这里。张青今年63岁,带着厚厚的酒瓶底一样的眼镜,说到激动处,从眼镜上方看着你,透着精明。他家住大河口乡,130亩林地评估出62万元,又靠林权证贷款30万元,盖了8间房子,还买了沙滩摩托搞旅游。

  “林业部门不负责采买,只负责前期规划和后期技术指导。它的作用是和监理公司、乡镇及林木所组成联合验收组,对造林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最后兑现造林补贴。”多伦县林业局副局长石清伟告诉记者,这一举措,引来40多家企业和55个农村合作社,常年从事林业生产与经营的达8000余人,使全县97万亩造林地平均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在多伦县林业局,有一家林权服务中心,能让农民的林地实现资源到资产、资产到资本的转变。产权明晰带来的好处是,到规定年限,除按林业规划要求保留的部分外,其余的,造林者可以自由处置买卖,凭借林权证还能获得贷款。

  张青说,他家的130亩林地就是一个绿色银行。在多伦县,像张青这样的农民很多,这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林业。

  不毛之地成了绿色银行,这样的事儿在内蒙古并不少见。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阿斯日音希里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沙柳、守护家园。现在,这里海海漫漫的沙柳不仅绿了荒野,更成了村民们的绿色银行。

  “这2万亩的沙柳平茬合同一敲定,我们村这100来号人就忙活起来了。干了20多天了,平茬机器也好使,估计年前就能忙完。每亩沙柳林业局补助牧户200块钱,项目还能再给50块钱。这2万亩干下来,大家挣个4、5万没问题。”村民郭树华告诉记者,这一片以前全是沙窝子,别说种庄稼了,啥也活不了。记得当时政府给提供树苗,种1棵苗给1毛钱。风沙大,沙柳成活率并不高,村民年年种,几十年过去,7万多亩沙柳长成材了。全凭它们,才把这沙子给固定住,保住了5000多亩庄稼地。这“烧火棍子”现在还能卖钱,前几年有个刨花板厂,专门收购沙柳。去年,政府新引进了沙柳木型材项目,村民可以跟企业和政府签合同,平茬沙柳就能有丰厚收益。

  沙柳形如火炬,具有干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涝淹不死的“五不死”特性。它是我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首选树种之一,也是造林面积最大的树种之一。沙柳平茬项目在自治区具有很大的推广空间,既能解决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问题,又与当前牧区全面推行舍饲圈养的做法合拍,前景非常看好。

  从满眼黄沙的不毛之地到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不仅仅是一笔划算的经济账,更是一笔多赢的生态账。在各种创新机制和产业机制的推动下,我区荒漠化治理从根本上摆脱了“恶化——治理——再恶化”的怪圈,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

  逆向拉动抻长金色链条

  深入生态脆弱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树根张牙舞爪地裸露在一片金色沙地之上,展现出一种粗犷不羁的美。驱车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看到了紧邻沙丘而建的仁创砂业有限公司。公司右侧,1台大型洗沙机正吞吐着泥沙轰隆作响,厂房内,工人们正忙着用叉车搬运透气砖。乍看起来,跟普通的工厂并无太大差别。

  很快,在产品展示厅,在厂长叶浩乾的演示下,记者看到了颇为神奇的一幕:将水倒在特制的透水砖上,水像被倒在毛巾上一样迅速渗透下去。而在一种透气防渗花盆里装满了清水之后,人对着花盆外侧吹气时,花盆里面会“咕噜咕噜”地冒水泡。高精密的发动机模型、花样各异的大理石砖、造型别致的桌椅板凳……这些产品的原材料竟是茫茫大漠里的黄沙。从“沙”到“砂”,小小沙粒被高科技施了“魔法”,迅速变身特效资源。

  “用浑善达克沙地的沙子制成的透水砖已铺到了首都的大街小巷。”叶浩乾语气中透着自豪。他还告诉我们,只需在沙窝子里铺上薄薄的一层透气防渗砂,就可在沙子里造林,比滴灌技术节水28%,植物的成活率高达97%。

  在沙丘的迎风口,记者见到了用透气防渗砂种植的5700棵樟子松。尽管1年只浇了2次水,这片树林依旧在沙漠里长得郁郁葱葱。

  仁创砂业有限公司依靠高科技沙里掘“金”,正蓝旗的蒙古族小伙儿阿拉塔毕力格也在他的工作室里点沙成“金”。

  阿拉塔毕力格的浑善达克沙画工作室位于正蓝旗非物质文化一条街。平时难抱成团的沙子在他的画板上,听话地变幻着各种图案。从小生长在浑善达克沙地深处的阿拉塔毕力格,天生就有美术天赋。2008年,阿拉塔毕力格在北京给外墙作画时迸发灵感:为何不回家乡用沙子作画?2009年,他在自家房前屋后找到3种不同颜色的沙子,配上用牛角、树皮、糯米汁熬制的胶水创作出第一幅作品,成为正蓝旗沙画制作第一人。

  由于是用无毒、环保、永不褪色的沙子制作而成,加上深厚的元上都文化底蕴和高超的绘画技术,阿拉塔毕力格的浑善达克沙画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去年,画室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最贵的一幅八骏图以5000元售出,最便宜的沙画作品也在百元左右。

  从防沙治沙到用沙爱沙,在内蒙古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已经实现了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的根本转变。

  “沙漠治理,并不是要消灭沙漠。沙漠旅游最近很流行,我们特意留下了这片沙子,要打造成一个沙漠主题公园。”通辽市科左后旗林业局局长王海英指着眼前的一个巨大沙丘笑着说。

  依托丰富的沙漠资源,近年来沙漠游在内蒙古风生水起。这里有被誉为“苍天圣地——阿拉善”的世界地质公园,有建有中国第一家沙漠低碳超五星级酒店的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区,有“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大漠胡杨景区,还有大片仍未深度开发的沙漠旅游资源……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醉人风光,还可体验诸如驼队行进、滑沙、沙漠漂移、乘直升机观光沙漠等旅游项目。

  据介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沙漠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游人青睐,到如今更将沙漠游推向高潮。截至目前,我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沙漠风光游活动。在沙漠,除了沿途能让游客游览典型的沙漠、沙丘以及平时难得一见的沙漠植物,更能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景观。 2016年,内蒙古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0.3%,其中沙漠游收入上升势头明显。

  与此同时,我区林沙草产业快速发展,逆向拉动力不断提高,以林木种植、特色经济林培育、林下经济、沙生植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繁育、生物质能源和森林沙漠旅游等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在内蒙古大地扎根蔓延,人造板、药品、饮品等一大批林产品享誉北疆。

  “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是荒漠化防治的首要环节,要转变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减轻沙区林草植被的压力。同时,通过发展林、沙、草产业,逆向拉动防沙治沙工作。这样,既防治了荒漠化,也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自治区林业厅治沙造林处处长郝永富说。而今,自治区林业总产值已经达到480亿元,形成了荒漠化防治与产业发展、农牧民脱贫致富良性互动局面,从防沙治沙到人沙和谐,我区绿色家底越来越厚实,为实现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特刊
   第14版:特刊
   第15版:特刊
   第16版:特刊
   第17版: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第18版: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第19版: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20版:公益广告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第05版: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特刊
   第08版:特刊
   第09版:特刊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区贯彻实施网络安全法和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决定开展执法检查
第二届内蒙古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暨内蒙古好粮油展开幕
深化理论武装 推动实践发展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主持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以更大力度推进群团改革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荒凉瀚海惊艳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