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纳石失辫线袍

  □文/郑承燕  图/孔群

  四合花纹纳石失辫线袍(如图),元代,织金锦,袍长142厘米,两袖通长246厘米、袖口阔14厘米,下摆宽115厘米,于达茂旗大苏吉乡明水村出土,是目前国内保存相当完好的一件辫线袍,内蒙古博物院收藏。

  该袍为右衽交领,窄袖,束腰。该袍底襟、左下摆夹层处及两个袖口为头戴王冠的人面狮身团窠纹,袍右侧腰部缀有六对扣袢,内襟左侧有两对扣袢,相对应的两条被撕掉而缺失。其制作方法为:一组辫线由两条S捻向的丝线Z捻并丝,另一组正好相反,以此获得辫线的效果。

  中国古代丝织物加金大约始于战国,汉代以后进一步发展,唐宋时期织金技术已臻成熟。但是织金锦缎的真正流行,要到女真人统治中国北部以后才开始,到元代则达到鼎盛。唐宋丝织物以色彩综合为主的艺术风格,至此一变为用金银线来作主体表现。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艺术欣赏习惯、装饰爱好和广漠环境等因素有关,因为北方寒冷少水,周围的色彩较单调,唯有犹如太阳光芒般金光灿烂的金色,给生活在广漠中的人们带来一丝生机。因而蒙古族、契丹族、女真族的上层人物的衣著崇尚用金,“无不以金彩相尚”,并以此显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另一原因是这些民族的上层人物通过战争获得了大量的黄金。中国史书有金代大量使用“拈金锦”(即圆金锦)的记载,仅宫室布置就用织锦工人1200人工作两年。但现存出土或传世的遗留品不多。

  元朝宫廷用金风气之盛旷古未有,从饮具、食具到马鞍、家具,皆用金银器打制,蒙古族的上层人物将他们对黄金的偏爱体现在丝绸上,装饰手段的重心从多彩转向金色的体现,因此,在织、绣、染工艺中均大量地使用黄金,金光闪烁的织锦真正体现了“与金同价”。

  在元代所有加金丝绸中,以金线显示花纹的纳石失最具时代特色。纳石失是波斯语译音,意为“织金锦”。由于纳石失图案华丽、光泽强烈,所以蒙古族的上层人物对这种西域传统织物特别钟情,用它裁制高档衣帽、帐幔,又时常当作袄袍的领、袖缘或大块地缝缀于袄袍上,以显耀他们的富足。据《马可·波罗游记》所述,当时元代的蒙古族上层人物不仅衣着满身红紫细软、华丽的纳石失金锦,就连日常生活中的帷幕、被褥、椅垫等都为纳石失所制,无一例外,甚至连军营所用的帐篷也是由这种织金锦制成的,绵延数里,场面十分壮观。

  当时风靡一时的纳石失锦服主要是袍服,长袍大多为交领、右衽,衣长过膝,与同样在北方的女真、契丹等民族的左衽衣式有很大区别,其特征为上下相连,窄袖,下部呈裙状,腰部打褶,一般较紧身,适合骑马驰骋。而袖身特别肥大的贵妇礼服大袖袍也经常使用纳石失织金锦制成。

  元代纳石失主要产于国内的官府作坊,在《元史·百官志》记录的大约有5处,归属工部的有3处,其中设在大都的别失八里局就以生产衣缘纳石失为主;归属储政院的有2所,即弘州(今河北阳原)纳石失局和荨麻林(今河北张家口西之洗马林)纳石失局。这些纳石失局的织工多为西域和穆斯林工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收藏
   第07版:内蒙古社保
   第08版:要闻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瓷间话丰年
《雄狮图》
纳石失辫线袍
《春催桃李》
八仙笔筒
针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