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瞄准贫中之贫 攻克坚中之坚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脱贫攻坚纪实
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双龙岗嘎查白老姑娘(中)和好姐妹陈凤英(左)、梅花(右)正围坐在自家炕头,研究绣法配色,赶制手头的订单产品。本报记者 通拉嘎 高敏娜 摄
  □本报记者  吴海龙  郝斌

  施佳丽  胡日查  

  夜,渐深,风吹过的声音格外清晰。

  屋内,温暖而欢欣。

  “大孙子,好好上学,现在咱家的毛驴又下了一头小驴驹,家里已经有8头驴了,这下啥也不愁了!”透过手机屏幕,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兴盛村村民王福生和老伴盘腿坐在炕上,正和远在呼和浩特市读书的孙子视频通话。老两口儿的喜悦感染了深夜采访的记者一行。谁能想到,一年前,这还是一个为了治病四处借钱、孩子考入大学却因学费发愁的贫困家庭。

  兴安盟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也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辖6个旗县市,其中5个国家级贫困县, 4个旗县90个嘎查村是深度贫困区,是打赢大兴安岭南麓片区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

  到2020年底,90个深度贫困嘎查村能否全部出列?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场硬仗兴安盟要怎么打?记者连夜奔赴扶贫一线,用心倾听困难群众声音,真实记录精准扶贫工作现场。

  解扶贫之忧:啃下因病致贫硬骨头

  每天凌晨3点,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二龙屯嘎查的贫困户梁长河就起床忙乎了,泡豆、打浆、烧开、过滤,一个步骤也不能少。天一亮,老梁就骑上小三轮走街串巷卖豆腐去了。

  卖豆腐是不论冬夏都要起早贪黑的苦活计,对于53岁还身患残疾的老梁来说更是不易,有时忙上一天只能挣到几十块钱。但在他心里始终有个念头,那就是人贫、志不能贫。

  帮扶干部们看到老梁光靠做豆腐很难脱贫,就张罗着帮他申请了 “扶贫羊”,让他靠养殖再多一份收入。

  “有了这些羊,我们的好日子就不远啦!今年我打算卖出30只羊羔,一只按照最低400元算,起码能增收1.2万元,此外还有政府给的各类生活补贴呢。”指着棚圈内的40多只肉羊,老梁一脸喜色。眼下,他正为盖新房做准备,打算今年让一家人搬进70平方米新砖房。

  与不少因病致贫的案例相似,老梁一家是因病致贫的典型。“病来如山倒”“有啥别有病”,这些俗语凝结着老百姓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和惨痛教训,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场大病不啻为一场灾难。

  在兴安盟的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占了大头,这无疑是脱贫攻坚的“艰中之艰” “难中之难”。一些贫困地区的牧民一旦得了大病、慢性病,长期、大额的医药费支出,使整个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泥潭,甚至在沉重的药费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双重作用下,无数家庭被大病、慢性病压垮。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问题。

  使命在肩,重任在前。

  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在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强调,要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建立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

  “我们就是要运用大病保险等多种制度,不让一个人患病,全家都倒下。” 兴安盟副盟长隋维钧的话掷地有声。

  直面困难,这是克难攻坚的选择——

  织密健康扶贫网,解除大病患者就医负担。优先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保险、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兜底保障的“住院五步救助”,实行“门诊四项报销”,开展“三个一批”行动,代交 “两项费用”,设定住院费用个人承担部分不超过10%、控制在5000元以内的“一条封顶线”的“五四三二一”政策措施,减轻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负担。

  “以我们家的经济条件,要是没有健康扶贫政策,肯定是没钱做手术的。”让贫困户王福生没想到的是,12.6万元的手术费最后一结算,他自己仅仅掏了5000元。

  直面阻力,这是义无反顾的行动——

  出台《兴安盟生活救助扶贫政策措施》,织密生活救助网。优先落实对年满65周岁以上、享受“家庭病床”政策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三类人定额补”生活救助政策措施。

  围坐在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兴盛村贫困户任国文家,任老汉讲起了他们家的遭遇:一家三口人都先天残疾,丧失劳动能力,除了能做饭之外,其他什么活儿也干不了。

  “这家扶贫工作难做了,除了家里的30多亩地,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收入。我们只能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再就是将1.5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到企业,让他们一家定期获得产业分红。”驻村第一书记陈福军坦言,“针对这样的特殊情况,只能是他们负责活着,政府负责兜底。”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地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兴安盟现有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占70%以上,是真正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迎难而上,不胜不休!

  兴安盟将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信心和决心,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瞄准贫困人口集中的乡村,坚决克服松劲、喘气、歇脚的思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补扶贫之短:提升扶贫产业凝聚力

  刚吃过早饭,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双龙岗嘎查白老姑娘家就热闹得很。她和好姐妹陈凤英、梅花正围坐在自家炕头,研究绣法配色,赶制手头的订单产品。大家飞针走线,有说有笑,一朵朵绚丽的牡丹花就此在指尖绽放。

  “我绣这样的一对黑底牡丹花桌旗,需要三天时间,能卖上240元,去年光靠刺绣我就挣了2万多。”白老姑娘告诉我们,她的丈夫原是电工,因为工作原因导致头部受伤,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里一度陷入贫困。自打科右中旗推广刺绣扶贫以后,她们贫困妇女就多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出路。

  现在,勤劳灵巧的白老姑娘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刺绣技能,还带了40多个徒弟,“我们家去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靠刺绣来挣钱,生活得有滋有味。”她激动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是治本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解决好眼下问题,更要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李纪恒在自治区脱贫攻坚推进会上要求,要做好定点帮扶工作,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升脱贫攻坚实效。

  击鼓催征,只争朝夕。随即,我区成立了自治区贫困旗县(市区)脱贫攻坚工作队管理办公室,统一向57个国贫区贫旗县分别派驻脱贫攻坚工作队。

  贫困不除,难言小康;群众不富,民生难安。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当前,兴安盟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如何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固本培元,实现稳定的收入来源,发展产业首当其冲。一场以扶贫产业激活贫困户“造血”功能的攻坚战迅速打响,在与贫困问题不屈较量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向深度贫困地区输入——

  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广泛调动各种资源,形成党委主导、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的整体合力,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到深度贫困嘎查村工作的力度。

  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用自治区扶贫成效考核奖励资金1800万元一次性为每个深度贫困嘎查村安排20万元产业扶贫引导资金,专门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脱贫增收产业。实施“社扶贷”政策,对深度贫困嘎查村规范化农牧民合作社,优先给予100万元的授信额度。

  创新产业化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全面组织开展企业结对帮联深度贫困嘎查村工作,安排90个盟级以上扶贫龙头企业与90个深度贫困嘎查村建立结对帮联关系,实现企业帮联深度贫困嘎查村全覆盖。

  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决战。要确保到年底全盟3.1万人实现脱贫,意味着大约每小时要有5人脱贫。

  站在宽敞的牛棚里、看着5头“致富牛”悠闲地吃着草料,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兴盛村贫困户吴桂香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再精心喂养半年,就能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我们家不但能脱贫,致富也有希望了。”

  家里有个生病的婆婆,丈夫心脏病去世10年了,一个人照顾老人小孩,吴桂香只能在附近打点零工。“为了撑起这个家,我啥粗活都干,一天干不上活,就干着急,哪像现在日子过得安稳。”她把这几头牛称为“致富牛” “我养的几头牛就像个存折,等着急用钱了就往出一卖。现在,我就想一直养着它们,慢慢把这钱攒起来。”

  在兴安盟,对吴桂香一家的扶贫属于“菜单帮扶模式”——针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较强发展意愿、又不知道发展什么产业的贫困人口,实行“政府出单、贫困户点菜、政府买单”的菜单式帮扶模式。

  科右前旗归流河镇巴达仍贵嘎查贫困户张明礼也是产业脱贫施策的直接受益户。他和嘎查书记尹胜利一起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种植一般品种水稻每公斤收购价在2.5元左右,而种植寒地稻每公斤收购价是2.9元左右,政府补贴种子和农资后,全嘎查1500余万公斤的水稻增收300余万元。

  产业扶贫,扶到点上。

  兴安盟围绕产业扶贫,通过政策多头叠加、项目多方捆绑、产业多重覆盖等办法,把一项项政策转化为一幢幢新居和一个个富民产业。

  拓扶贫之径: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一张张质朴的笑脸是百姓最真切的礼赞。一个个温馨的脱贫故事表达着兴奋和喜悦。

  镜头一:久违的笑容,在张其木格脸上绽放。

  “马上又要下小牛犊了!”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代钦塔拉嘎查牧民张其木格放下手中的刺绣,兴奋地领着大家往牛棚走。“家里的45亩地,我也不想包出去,亲戚们帮衬一下,我一个人能种,秸秆还能喂牛呢。在农闲的时候绣绣花,把这牛侍弄好了,日子就过得很不赖了!”

  镜头二:愁眉紧锁的唐山虎,舒展了眉头。

  对于57岁的村民来说,他分到的3000根黑木耳菌棒,不仅是个新鲜的东西,更是他们家脱贫的“宝器”。别小看这些摆在院子里也占不了多少地方的“小白柱”,唐山虎的3000根菌棒几个月内就长出了300斤黑木耳。按照一斤50元的售价,他收入1.5万元,立即实现脱贫。他舒展的眉头,就是脱贫带来的变化之一。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幸福的味道,愈酿愈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指出,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牧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

  这结合,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道理很清楚:脱贫了,生活兜住底了,生产有起色了,人有精气神了,这就给乡村振兴打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沙子上不能盖高楼,衣食无着、穷乡僻壤,不能一步蹦到振兴状态。

  “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在一起,就好比一个村子建了蔬菜大棚,搞了光伏发电,有了扶贫车间,这些举措既通往脱贫,又通向振兴,是完全可以合并同类项的。”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兴安盟草原监督管理局局长助理陈良说,脱贫攻坚一直是他高度关注的重点任务,而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墨令其眼前一亮。

  这是一场合力攻坚的歼灭战。“最大力度汇聚民智、最大限度激发民力、最大程度精准扶贫。”力量在汇聚,一道道难题在决心、智慧和奋力作为中化解。

  初夏的兴安盟,枝头才刚刚添了新绿,但是在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的一排排大棚温室里却早已郁郁葱葱,瓜果蔬菜茁壮生长,各色花卉次第开放,立体种植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吸引着游客们前来观光采摘。

  同时,在大棚外的生态旅游度假村内,嘎查书记张军正驾驶着铲车带领嘎查村民忙着施工。张军介绍说,这两年巴彦敖包嘎查把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相结合,利用已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去年带动嘎查的30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同时成立了巴彦敖包生态度假村有限公司,使嘎查集体收入突破了200万。

  “度假村每年从端午节开始营业,7到9月是最火爆的时候。现在度假村陆续已有农家美食品尝、农业观光、有机水果蔬菜采摘等很多项目,今年我们要继续完善景区建设,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儿童乐园。”张军说,现在嘎查里70多人在这里打工,栽果树、修假山、安装娱乐设施,平均每人每月能收入3000元。

  张军还告诉我们,他今年还给度假村定下了一个年收入500万元的目标。下一步,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嘎查发展成养殖、种植、休闲、旅游、观光餐饮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带动全村都参与到旅游产业当中,让农牧民走上看生态、卖风景的致富路,腰包更鼓、日子更甜。

  从战略思路的考量到各项政策的实施,从切中脉搏的设计到真金白银的扶持,“有形之手”的每一次推动,都伴随着“精准扶贫”的春风,激发出攻坚拔寨的无限潜能——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8.5万人减少到4.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6.5%下降到4.5%。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眼下,全盟上下一鼓作气,攻坚克难,向摆脱“深度贫困”发起冲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勉励中国政法大学 民商经济法学院1502班团员青年~~~
~~~
李纪恒在全区高校形势政策报告会上勉励广大师生~~~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脱贫攻坚纪实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图解
   第06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8版:国际新闻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用青春唱响 新时代的奋斗之歌
认识新时代 拥抱新时代 耕耘新时代 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而奋斗
瞄准贫中之贫 攻克坚中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