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沐浴千年风雨的草原古城,因历经沧海桑田、岁月更替而更显从容深邃,因历史厚度和人文积淀而愈加经典耐读。
地域辽阔的内蒙古,地理环境丰富而多彩。数千年前,这里就存在令人惊叹的文化形态。西汉时期,这里建造了较多的城郭和军事交通要塞。元朝在草原营建的城市对世界文化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时期,这里兴建的城池逾500座。
近两年来,本报记者探寻草原古城和古要塞的脚步从未停止,先后走进塔利古城遗址、敖伦苏木古城遗址、鸡鹿塞遗址、霍洛柴登古城遗址、麻池古城遗址、高阙塞遗址。
让我们目睹草原古城的绚丽身姿,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拂去历史浮尘,探寻故城印迹。 ——编者
□文/图 本报记者 阿荣
横亘于内蒙古中部的阴山山脉,东西走向,形如屏障。山间的宽谷多为穿越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特别是汉代匈奴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阴山上下,那些历经千年风雨的军事要塞、长城、古城、古墓等,见证了这里的历史沧桑。
从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出发,沿着阴山山脉西段狼山脚下的一条县道西行,猛然看到两座突兀的暗红色山峰,可谓“其山中断,两峰俱峻”。在两峰之前的台地断崖边,耸立着一座由石头垒砌的千年古城,散发着久远的气息,这便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筑长城最西端的要塞、我国古代著名的北方军事要塞——高阙塞,也称为达巴图古城。
两峰对峙 状如门阙
远远望去,两座东西对峙的山峰,壁立千仞,状如门阙,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据险而设的高阙塞,一关扼两沟,其东侧是宽阔的达巴图沟,西侧为幽深的查干沟。沿查干沟向西北行,谷底平坦,细流涔涔,不远处便与达巴图沟会合。沟中空气清新、深幽寂静,偶尔听到鸟鸣,回顾却不见鸟的身影。沿沟继续向北走,谷底那些形状各异的石头,令人目不暇接。渐入深谷,两侧山崖高耸,哈隆格乃峡谷从西南来交汇,其南口台地上坐落着古代著名的军事要塞——鸡鹿塞。鸡鹿塞与高阙塞,构成犄角之势,互为策应,控扼狼山之交通咽喉。
对于高阙塞的地形及军事价值,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有精彩的描述:“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自阙北出荒中,阙口有城,跨山结局,谓之高阙戍,上古迄今,常置重捍,以防塞道。”
历代军事家十分重视地理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善于巧妙运用山川、河流等地形地貌,建关设塞,修城筑堡,构筑军事防御体系。高阙塞就是借助山势的险峻,扼守要道咽喉。
战国始建 汉代扩筑
台地南为陡坡,有99层台阶,拾阶而上便能近距离观赏由南、北两个小城组成的高阙塞遗址。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巴图古城遗址(高阙塞遗址)标志牌背面的文字介绍,达巴图古城遗址之北城略呈方形,南北长36.8米,东西宽35.2米。南城呈长方形,东西长64米,南北宽48米。
古城内外新修了供游人参观的木栈道。南城只设东门,宽约2.3米。站在东门口居高临下,东南宽阔的达巴图沟沟口和县道上过往车辆等尽收眼底,南面辽阔的平原一览无遗。走进南城,东墙和西墙处的石砌房屋遗址清晰可见,北墙共用北城之南墙并向西延伸。南城城墙较窄,宽约1.8米。北城在南墙中部设门,宽约2米,进入北城,不见瓮城和角台,城内四周贴墙处有6处较大的石砌房屋遗址。东北角临达巴图沟处有登城的石阶。北城墙体高约6米,墙基宽约 5.8米,均用较大的河卵石垒砌而成, 墙内侧填充小石块和砂子等。南北两城的建筑风格明显不同,说明两城并非同一时代修筑。
在古城北墙和西墙外的缓坡上, 有一段300余米的石墙环绕,墙体用不规则石片垒砌,中间填以砂石。此墙向东南至达巴图沟沟口,向西南与石城西面的一个山丘相连, 山丘顶部有一座石块砌成的烽火台遗址,千年守望着查干沟沟口。
沿北城石阶登上高阙城,北望达巴图沟,两侧山势峻拔,远道而来的赵长城逾沟跃上台地。古老的固塞要道、长城烽燧,仿佛诉说着两千年前金戈铁马、战火硝烟的悠久岁月。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今河北省蔚县境内)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高阙塞始建于战国时期,为战国赵长城最西端之要塞,为抵御漠北匈奴入侵中原而修建的重要军事要塞。秦汉时期重修,一直沿用至西夏。据有关专家介绍,古城北城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筑,而南城应是汉代沿用时扩筑的城池。古城曾出土了汉代的铁釜、铁甲片和箭头等文物。
历史烟云 诗歌吟咏
高阙塞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北方军事要塞,历史上有多少帝王与此有关连?有多少将士在这里纵马疾驶、弓如满月、箭似流星?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胡人”。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史记·匈奴列传》载:“汉以卫青为大将军,将六将军,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击胡。”
据史书记载, 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祭彤与南匈奴左贤王信出朔方、高阙塞,伐北匈奴,行出高阙塞900余里; 唐开元年间,玄宗命郭知运等大将征讨回鹘,回鹘退乌德健山,南去西城1700余里,西城即高阙塞也。高阙塞在唐代被称为西城。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 ,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由宁夏北进,至狼山一带。其随从高士奇在随行记事《扈从纪程》中记述了这次远征,并写到狼山与高阙塞:“两狼山,去船站百余里,两山夹峙,中分一路,沙深数尺,流走不定,马蹄过处, 沙复掩之,夜静有声,故曰鸣沙,我西师所经之路也。”
高阙塞也为历代诗人所吟咏,如唐代诗人徐九皋的《关山月》:“玉塞抵长城,金徽映高阙。”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雨雪曲》:“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这首诗表面描写了高阙自然地理景观的特点,但其意指高阙为边塞屏障,是战争兴起与消弭之地。明朝诗人卢楠在其《云中曲》中提到高阙塞:“高阙塞头战云横,居延川里少人行。黄河欲渡李陵墓,明月长悬苏武城。”
保护古城 合理利用
高阙塞不仅是秦汉时期扼守边关的重要军事要塞,也是汉朝与匈奴经济、政治往来的主要通道,为研究古代边塞建置、石城建筑、古道演变、民族交往、社会发展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为了抢救、保护高阙塞遗址,近年巴彦淖尔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坚持保护古城建筑的历史真实性、传统风貌的完整性,对高阙塞遗址实施抢救性加固保护工程。记者看到,古城遗址周围已安装网围栏,坍塌的古城墙体得到加固和修复,墙体多处挂着“保护长城文物”的牌子。“在高阙塞遗址的加固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保护方案施工,没有添加任何人为的东西。人们到此可以充分领略古城丰厚的文化底蕴。”河套文化博物院院长胡延春说。
在古城遗址所处的呼和温都尔镇那仁乌博尔嘎查,有许多牧民主动承担起了看护古城的任务。巴图吉日嘎拉和儿子呼格吉乐图为了方便游客参观古城,修建了上山的99层台阶。巴图吉日嘎拉现已年过六旬,不方便经常上山维护古城,他的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继续守护古城。他用蒙古语憨厚地表达:“历史文化厚重的古城,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古城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高阙塞遗址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探索的目标不仅有古长城、古要塞遗址,还要循着文化印记,去触摸更为久远的历史文化。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将极大地延续古城的生命力。有关专家建议,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下一步要加强研究和深化利用,让高阙塞遗址在价值内涵得到充分挖掘的基础上“活起来”,成为具有厚重历史感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景区。
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狼山不同时代的地层、岩石呈现不同的颜色,连绵群峰上的白云,散发出玉石般的光亮,与彩色的狼山相互映衬。遥想当年,这里群山肃立,旌旗猎猎,战鼓阵阵。如今狼烟烽火早已散尽,古老的军事要塞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悠远的一座座石城不但为狼山增添了雄浑壮美,也见证了阴山古道沧桑变迁。高阙塞和鸡鹿塞、阴山岩画等著名文化遗址,吸引着人们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