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种养殖大户要打翻身仗

  □本报记者  张慧玲  韩继旺

  “我必须把有机肥做成功了!”面对被洪水冲毁的家,正在生产自救的种养殖大户孙继旺从心底发出了呐喊。

  7月19日和23日的两场暴雨,让孙继旺家的房子泡在了齐腰深的洪水里。“正房里,水已经上炕,家具什么的都被泡了。厢房里损失惨重,10几天前刚打回来的6000斤小麦被水泡了一半,3吨多饲料、5000斤玉米面和1万斤玉米都跟水漂走了。”说起被洪水带走的物资,孙继旺夫妇心里难过。

  孙继旺家的院子由于是水泥地,清淤工作比较顺利。院子里晾晒了3堆麦粒,一堆已经霉变发黑,只能当作肥料使用;一堆虽没变质,但也不能食用,只能当饲料用;最小的一堆,晒干了可以加工成面粉食用。

  家里种了300亩玉米,面对绝收的境况,孙继旺没有觉得最糟糕。最让他痛心的是,自己刚培养好的有机肥菌苗被水冲走了。“每罐1吨菌苗,做好100罐菌苗就能投入使用,现在全没了。”

  孙继旺是当地的种养殖大户,除了种玉米,还养殖了64头骆驼和27头牛。每年大量牲畜粪便的循环利用成为他一直思考的问题。终于,借助当地农技部门提供的机会,他了解到,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他请教了专家,学会并掌握了这一技术,打算利用牲畜粪便发酵有机肥,让种养殖形成一个绿色循环系统。

  去年,孙继旺去武汉、张家口等地走访,学习经验。今年开始培育菌苗,并从台湾买回两罐菌苗,一罐一吨,每罐4.6万元,还买了700吨羊粪。在农技专家指导下,他已经育苗成功了。

  “一场洪水,700吨羊粪和17罐菌苗都跟着水漂走了,只剩下一罐菌苗。”孙继旺带领记者来到骆驼棚圈,棚圈里都是稀软的淤泥,散发着潮湿腐臭的气味。“这就是骆驼棚圈,羊粪之前就存放在这里。好在武警官兵把骆驼和牛全部救了出来,过些日子卖几头牛还可以再买制作菌苗的原料。”

  “依靠种养殖每年能收入20万元左右,现在仅地里的两口机井和漂走的菌苗,已经损失100多万了。”心存斗志的孙继旺说,“我会继续做好有机肥,这是我的梦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抗洪救灾特刊
抗洪一线,有一种担当叫冲锋在前
凝聚起抗洪救灾的强大合力
种养殖大户要打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