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罕台镇:从穷乡僻壤到特色小镇

  □本报记者  王玉琢  郝雪莲

  40年前,这里是十年九旱的穷乡僻壤;20年前,这里还有人没解决温饱;10年前,这里集中建起16平方公里的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解决了生态、扶贫、矿区移民回迁安置和集约发展的问题;如今,这个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西部的高原小镇,凭借自身优势和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集绒纺、养老、旅游等产业集群的全国特色小镇,并被评为全国经济发达镇。

  “改革难行,发展不易。”对于世代居住在这里靠天吃饭的村民来说,改革开放意味着要彻底摒弃原来束缚发展的落后思想,要大胆想、放手干。

  村民郝喜民和妻子靳玉英就是乘着改革的东风在罕台镇发展起来的第一批农民代表。

  1999年,世代靠种地为生的郝喜民和妻子靳玉英苦于种地解决不了一家5口人的温饱,靠手艺卖起了当地传统特色小吃米凉粉。从此,夫妻二人起早贪黑,除了种地外搞起了“三产”。20多年来,他家的米凉粉从选料到制作,每道工序都秉承传统、一丝不苟,深受国内外食客喜爱,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如今,老两口注册了罕台牌商标,带着女儿、女婿一起传承特色餐饮,让这一老字号的声誉响彻晋陕蒙。

  “吃一口软糯爽口的罕台米凉粉,40年的乡愁和记忆就会涌上心头。”一碗小小的米凉粉,成为罕台改革开放的真实侧影。

  几十年风雨变迁,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产业优势,如今的罕台镇已成为东胜区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典范。辖区内建有鄂尔多斯现代羊绒产业园、鄂尔多斯市健康养老产业园、鄂尔多斯市酒业园区、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园、东胜区经济科教园6个产业园区,已初步形成现代绒纺、酒业文化、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特色餐饮、健康养老和休闲旅游等产业集群,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十几年来,罕台镇依托自身特色、找准发展定位,借改革春风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该镇凭借绒纺、养老、旅游等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被住建部评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镇区内入驻包括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在内的绒纺企业及商户150家,建成配备仓库80间,形成年产洗绒1500吨、分梳绒1000吨、纺纱1200吨、染色1800吨、绒纺制品500万件的主导产业链条,实现年销售收入81亿元,利税4.4亿元。构建起集绒纺制造、体验旅游、展示博览、创意研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核心区。

  2016年入驻罕台镇绒纺城的羊绒制品生产商郭海平被镇里的招商政策吸引回乡创业。镇里提供了5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400平方米的底商,3年内免租金和取暖费,在全国绒纺行业不太景气的情况下给商户以信心。这几年行情最好的时候,郭海平的年销售额曾破千万元。

  同时,该镇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及人居环境,大力发展旅居候鸟式养老产业。东胜区民政福利中心、鄂尔多斯鑫海颐和院、鄂尔多斯中华情国际健康养生院3家养老机构全面投入运营,并引进高端医疗机构与保健设施,提供健康体检、中西医理疗等医疗护理,每年吸引旅居候鸟式养老群体达12000多人次。

  此外,该镇依托地域特色资源,统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现代农牧业,以灶火壕、撖家塔、九成功3个村为试点,建成灶火壕村西口风民俗文化园、油坊社帐篷营地,撖家塔村林荫广场、休闲农庄、烧烤营地,九城宫村“美好农场”观光采摘基地等一批休闲体验农庄。借助辖区内九城宫景区、鄂尔多斯动物园、东联影视动漫城、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现代羊绒产业园4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300万人次纷至沓来,实现旅游收入近2.5亿元。

  “自治区文明村镇、中国西部百座特色小城镇、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全国经济发达镇……曾经靠天吃饭的‘梁外’穷乡变成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罕台的发展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罕台镇党委书记王志深有体会。今年9月,该镇已被认定为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改革的脚步依然不停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地方·旗县
   第08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9版:教育
   第10版:文摘
   第12版:公益广告
罕台镇:从穷乡僻壤到特色小镇
第五届全区残疾人职业技能 竞赛设29个比赛项目
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 作品展演内蒙古展演活动开幕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 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 在首府举行
享受和谐健身活动
驰骋在草原上的“母亲健康快车”
王习东: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探索者
声 明
伊金霍洛旗交管大队 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科左后旗税务局 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进“百日整治”行动
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