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居民分类投放垃圾,近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选址确定了22个垃圾分类试点片区,并在分类试点片区安装了智能垃圾箱。居民只需要将可以回收的垃圾分拣放入智能垃圾箱中,经过后期处理称重后,扔掉的垃圾就可以变成积分反馈给用户。随后,居民可以通过积分在网上商城或者线下商店换购日用品。这样便捷而简单的分类垃圾处理设施,让大家纷纷点赞。
拥有智能化处理设施,仅仅是垃圾分类投放的第一步。如何让公众对垃圾分类不再迷茫,了解到何为可回收物,何为不可回收物,才是垃圾分类投放的关键。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设置了智能垃圾箱后,就开始为垃圾分类试点片区内的小区居民统一办理垃圾分类用户注册登记,并在智能垃圾箱上对垃圾分类进行了明确的标注。同时,教给居民正确的操作使用方法,从而让各类垃圾进入各自的专属“家门”。
让垃圾顺利归位,不仅需要公共部门加强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制定详细的垃圾分类标准,运用广泛的宣传手段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更重要的是群众能够积极参与,自觉分类投放垃圾。垃圾分类处理并不完全是公共部门的事,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每个人都是生活垃圾的“生产者”,担负着一定的善后责任。哪怕是高智能的垃圾箱,亦需要公众配合,做到分类投放,才能减少后续处理的麻烦。
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莫让文明止步于垃圾箱前,莫让大街小巷的智能垃圾箱沦为“摆设”,成了没人管理的“野孩子”。我们应该意识到,虽然,把垃圾分类扔入垃圾箱内只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但是个人素质的提高却是关乎到城市文明的大事。个人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文明就在你我的一举一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