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内蒙古“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要实现全部“清零”

挪出穷窝窝 住上暖心房

  □本报记者  李永桃

  从破旧不堪、院落杂乱的土坯房搬进瓷砖镶嵌、四面围墙的砖瓦房,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城子山村贫困户郭东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倍儿足:“现在交通便利了,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我们贫困农牧民更有奔头了,腰包也日益鼓起来了!”

  最是一年春光好!如今,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铁沙盖镇盐房子村、通辽市库伦旗扣河子镇五星村、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卧罗河村等贫困地区村民已经挪出穷窝窝,住上了暖心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的统计数字显示:“十三五”以来,全区共实施了11.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建设了1200多个集中安置点、5.06万套安置住房,截至今年2月底,已有近11万搬迁对象入住新居,同步落实了产业、就业、社会兜底保障等后续帮扶措施。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一项重要工程。2018年初,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交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精准发力、务求实效。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今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仍要坚持顶层设计的思路,瞄准工作难点精准发力,全力推进该项工作,到年底让全区最后近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生产生活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搬出来,实现我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部“清零”。

  “今年搬迁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等3个盟市贫困程度较深的12个旗县,是我区全面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要攻克的最后一关。对此,我们要早谋划、早准备、早施策,抓工期、抓进度、抓质量,确保按期完成年度和‘十三五’建设任务。”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贫困户从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搬出来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使广大搬迁群众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随着全区安置住房建设和搬迁任务接近尾声,工作重点也由“求进度、重项目建设”向“求质量、重脱贫实效”转变。

  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红旗村贫困户薄文清,其房屋原址在红旗南村,离新开河近,经常受到洪灾威胁。他的妻子张桂云还患有脑梗干不了农活。搬迁前他们住在土房子里,生活十分穷困。2017年他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上了新房子。在政府贴息贷款的扶持下,薄文清还买了40只羊,他边养羊边种地,家庭收入渐丰。如今,薄文清脱贫了,他卯足了干劲儿要致富奔小康。

  窥一斑而见全豹!如今,这些地方正通过贴息贷款、发展种养殖业等多种形式让农牧民挪得出、富起来,贫困农牧区正从“住得好”向“富起来”转变。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易地扶贫搬迁不光要把新家园建设好,还要充分利用好腾退的土地,“宜垦则垦,宜绿则绿”,达到增加耕地、恢复生态的目的。对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大拆旧复垦推进力度,按照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原则,指导好拆旧复垦试点工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待条件成熟后在全区全面推开,确保2020年之前“应拆尽拆、应垦尽垦、应绿尽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地方·盟市
   第08版:出彩
   第09版:观察·兴安
   第10版:公告
   第11版:经济涮锅
   第12版:小康图景
挪出穷窝窝 住上暖心房
鼓励品牌建设 推动质量强区
闻天下
发展数字经济 推动高质量发展
精致费托蜡项目延伸煤炭产业链
“智能卡口”上线 通关由一周变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