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核心提示】

  ●我区经济发展短期有困难、有压力,长期有潜力、有机遇,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只要我们顺应发展大势,把握发展规律,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就完全有条件化危为机、乘势而上,奋力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全局谋一域,要聚焦关于战略定位的重要论述,全面准确把握内蒙古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在服务大局中更好实现自身发展

  ●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必须紧扣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区情实际,准确把握和处理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关系,把正发展方向,走对发展路子

  ●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下决心把结构调过来、动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

  □安静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谱写出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初,内蒙古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稳固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内蒙古展开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大跃进”和十年内乱,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坚信党的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在曲折中仍然取得一定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机遇,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全区经济实现了从起步到起飞、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内蒙古考察调研,多次就事关自治区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亲自为内蒙古“量身定制”行动纲领和蓝图总纲。全区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3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3万元,比1949年分别增长594.8倍和136.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857.54亿元,比1949年增长25134.3倍。三次产业比例优化调整为10.1:39.4:50.5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7% ,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8年,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8305元和13803元,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迈向小康的历史巨变。站在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着眼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立足全国大局把握战略定位,厘清重大关系走对发展路子,抓住主要矛盾攻坚重点任务,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着眼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

  科学判断形势,是做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区上下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笃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发展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指标短期变化要关注,但不能被短期变化牵着鼻子走,要从长期大势中认识当前形势,从世界看中国,从全局看局部,从未来看当下。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对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科学分析经济形势的重要方法和原则。

  从长期大势中认识当前形势,要正视我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发展面临的形势,指出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持续上升,我国发展外部环境中的挑战因素明显增多。同时,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打好“三大攻坚战”需要付出艰巨努力。对于我区而言,在看到经济发生稳中向好积极变化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深层次矛盾正在集中暴露,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发展面临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内蒙古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对此,既要看到这是经济在特定发展阶段的必然反映,不能被眼前和局部的困难和问题所吓倒,要克服“换挡焦虑”,保持战略定力;也要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要认清我区发展的潜力和机遇。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自然和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发展潜力巨大,战略地位重要。当前,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内“四化”深入推进,国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我区面临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应该看到,我区经济正在发生一系列积极而深刻的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贡献率 “双过半”,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企业利润结束负增长,影响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正在不断改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累积。综合判断,我区经济发展短期有困难、有压力,长期有潜力、有机遇,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只要我们顺应发展大势,把握发展规律,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就完全有条件化危为机、乘势而上,奋力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立足全国大局把握战略定位

  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全局谋一域。要聚焦关于战略定位的重要论述,深化对“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等的认识,全面准确把握内蒙古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在服务大局中更好实现自身发展。

  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为国家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和首都的“护城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安宁,既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福祉,也是内蒙古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民族团结、国家安全、边疆安宁作出更大贡献。

  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内蒙古地处“三北”,毗邻八省区,外接俄罗斯、蒙古国,具有对外开放、对内合作的独特优势,处于我国向北开放的战略前沿。我们要围绕建设“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发展,发展口岸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同俄罗斯、蒙古国合作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为支持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我区能源资源富集,煤炭产能、电力总装机、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一,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风能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有色金属、稀土、石墨资源得天独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我们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为国家能源、矿产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拥有1.1亿亩耕地和13亿亩草原,土地肥沃、草原广袤、气候条件良好,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6个粮食净调出区之一,牛奶、羊肉、绒毛、草业产量居全国之首。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符合我区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我们要把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畜产品供给作出更大贡献。

  厘清重大关系走对发展路子

  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找对路子。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必须紧扣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区情实际,准确把握和处理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关系,把正发展方向,走对发展路子。

  正确把握和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没有一定的速度,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也无从谈起。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必须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一方面,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不是不要发展,不唯GDP不是不要合理的增长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恰恰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我区而言,立足于欠发达的基本区情,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坚决防止经济增速滑出底线。另一方面,更要认识到,发展不能走老路,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决从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中摆脱出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通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正确把握和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统筹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现山清水秀环境美,是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意,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强调保护不是不要发展,相反发展才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举。我区作为欠发达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不可偏废,更不能顾此失彼。要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正确把握和处理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关系。我区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型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同时,产业发展较多依赖资源开发,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转方式不是不要资源型产业,但产业发展不能老是盯着“羊煤土气”,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实上,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不矛盾,而是可以在发展中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中,要把两类产业的发展更好结合起来。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资源型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努力改变产业结构“四多四少”状况,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

  正确把握和处理培育增长带动极与增强全区发展整体性的关系。协调发展不等于各地均衡用力、“遍地开花”。针对内蒙古幅员辽阔、地广人稀、要素分散的区情特点,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推动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带动极。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好这条符合区情实际、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通过打造更多的增长极带动全区整体发展、协调发展。

  正确把握和处理优化营商环境与培育市场主体的关系。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复杂,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但只要市场主体有竞争力,经济就有回旋余地和上升空间。而一个地方市场主体的数量多少、活力和竞争力强弱,关键在营商环境的优劣。营商环境好了,政府信誉高了,民营企业自然就来了。我们要深刻认识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通过倾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提高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提升整个地区的竞争力。 

  抓住主要矛盾攻坚重点任务

  当前,我区经济已经走到了只有调整转型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两年,内蒙古经济遇到一些矛盾和困难,表面看是速度问题,深层次还是结构问题、质量问题。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下决心把结构调过来、动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

  聚焦补齐发展短板,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近年来,我区主动挤水分、去产能、去泡沫、控风险,提前两年完成煤炭、钢铁去产能任务,政府债务率明显下降。今后,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到补短板上来,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人才、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有效投入,增加优质供给。我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高铁建设刚刚起步,近一半旗县不通高速公路,补短板特别要加快补上基础设施短板。要按照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实施一批重大水利、公路、高铁、机场、管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构建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民营企业活力不强、竞争力偏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的突出因素。要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国有经济的同时,全面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把推动发展的重点由抓项目转向抓环境,在准入、成本、税费、融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产权保护、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全面改革、综合施策,最大程度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业税费负担,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让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充分迸发,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针对我区初级产品多、原字号特征明显、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的突出问题,要推动能源、冶金、建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资源型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精深加工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特别是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形成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能方式,打造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要加快培育发展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生物科技、蒙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打造支柱产业,形成具有旺盛活力和持续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伸产业链,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开展前沿技术攻关,统筹军地科研力量和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平台,积极争取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地我区,打造特色产业高端人才集聚平台,做好产业结构升级文章。要统筹考虑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优化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建设若干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牧业向优质高效转型,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保护好、利用好内蒙古绿色、天然、无污染的优势,把发展绿色农牧业作为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坚持绿色兴农兴牧,向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绿色生态产品。

  疏通发展经络,畅通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针对经济循环流转中的堵点、痛点问题,打通关键环节梗阻,全面畅通经济循环。要畅通金融血脉,平衡好防风险和稳增长的关系,加强债务化解的统筹协调。既要继续努力化解债务风险,又要强化银企对接,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公司债券、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等融资工具,发展股权交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障碍,满足经济建设必要的资金需求。要畅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循环,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机遇,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统筹东中西部发展,建设沿黄生态经济带,推动呼包鄂乌协同发展、乌海及周边地区转型发展、东部盟市加快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差异化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和回旋余地。要畅通经济内循环,内蒙古作为地处内陆的欠发达地区,经济外向度不高,必须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借助外力发展自己。要紧紧抓住重大机遇,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实行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促进口岸入境资源在我区落地加工转换增值,推动更多“蒙字号”优质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着力形成连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论道
   第08版:评论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公益广告
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生态保护与脱贫 攻坚的互促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