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闻天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呈现“三降一增”

  本报10月7日讯  (记者  杨帆)今年以来,我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三降一增”趋势喜人。

  微观杠杆率下降。今年6月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1.8%,同比降低1.6个百分点;商品房库存同比下降。今年7月末,全区商品房待售面积为110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3%;企业成本降低。今年1—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9.4元,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9元;短板领域投资增加。今年1—7月份,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7.1%和68.4%,均快于同期全部投资增速。

  外贸进出口总值 同比增长9.6%

  本报10月7日讯  (记者  高慧)据自治区商务厅消息,1—7月份,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实现633.3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累计进口额418.99亿元,同比增长15.3%;累计出口额214.37亿元,同比持平。

  从数据来看,期间运行主要特点是:外贸进出口、进口增速较快。进出口增幅快于全国5.4个百分点,进口增幅快于全国1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增幅较快。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保持正增长。全区主要进出口商品涨势良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涨势良好。与蒙古国双边贸易额207.59亿元,同比增长19.4%;与俄罗斯双边贸易额114.75亿元,同比下降0.8%;与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其他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额增长迅速。盟市进出口涨跌互现。1—7月份,巴彦淖尔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等4个盟市进出口呈现正增长,其他8个盟市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锡盟紧盯产业与就业 推动脱贫攻坚

  本报10月7日讯  (记者  杨帆)锡林郭勒盟财政近年来紧紧盯住产业与就业进行扶持,促进当地贫困人口脱贫。

  首先,锡盟按照当地实际制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入库产业扶贫项目16项。其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4户企业与4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签了订单合同,其中2户企业实施资产收益型产业扶贫项目。第三,利用闲置牲畜棚圈,推广试种草原黑蘑实现产业增收。第四,注重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扶贫对象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不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稳脱贫、不返贫,对扶贫政策未落实或执行有偏差等问题进行了排查清零,确保各项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对外协议投资总额 同比增长171.1%

  本报10月7日讯  (记者  高慧)据自治区商务厅消息,1—7月份,全区新备案对外投资企业43家,同比增加19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8.62亿美元,同比增长171.1%,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度提高。投资国别(地区)主要是俄罗斯、蒙古等,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合作、矿产合作、木材采伐、牛羊肉屠宰加工以及一般贸易等。

  与此同时,1—7月份全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7家,同比减少2家;实际利用外资13.55亿美元,同比增长1.3%。从国别(地区)看,外商投资主要来自香港;从投资行业看,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制造业、化工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从资金分布情况看, 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论道
   第08版:评论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公益广告
2020年城镇新建筑一半将为绿色建筑
八面风
内蒙古用质量助推经济发展
闻天下
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班列达6100余列
吉雅黛:有一种信仰叫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