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菜单式扶贫,提气!

  □本报记者  韩雪茹

  黄昏时分,弓兴旺还在忙着搭建鸡舍。今年,他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把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智能化孵化养鸡的一套技术学到了手,第一次尝到了科技的甜头。

  走进丰镇市官屯堡乡黑圪塔洼村弓兴旺的院子,面貌和以前大不一样,干净整洁了很多,连院子里几棵果树都修剪得有模有样。村民都说,看不到村头大树下躺着呼呼大睡的弓兴旺了,也看不到小卖铺前喝连阴酒的那个弓兴旺了。村干部们调侃他:“旺子,你这就差媳妇了。”

  今年42岁的弓兴旺还是单身。由于他家底薄缺乏发展资金又好吃懒做,娶了媳妇没几年日子就过不下去了,离了婚。2016年3月,他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持举措接踵而来,这也为卯着一股劲儿的弓兴旺打足了气:学习技术科学养殖、承包土地进行种植,在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下,他一鼓作气成功脱贫。

  2018年8月,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弓兴旺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实现了从贫困户到村干部的转变。“村民信任我,选我当村干部,我一定加把劲儿干出个样来,带领大伙儿一起脱贫致富。”弓兴旺说。

  脱贫要长远,长远靠产业。作为乌兰察布市首个脱贫摘帽的区贫旗县,几年来,丰镇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统筹产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把贫困群众吸附在产业链上,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帮扶为主到自我发展的转变。

  连日来的几场降雨,让官屯堡乡小庄旺头东沟村笼罩在一片潮湿之中,村道上不断升腾着泥土的味道。村民高红瑞宽敞的院子里,15头大小不一的花牛正在追逐嬉戏。

  “现在有8个大牛7个牛犊子。按照‘生产小畜’补贴政策,产一头小牛政府补贴3000元。这样算下来,今年挣个六七万元不成问题。”今年50岁的高红瑞一边添草料一边指着正在扩建的圈舍说:“在政府的支持下,我还建了这个能容纳几十头牛的大圈舍。”

  2019年,丰镇市组织实施一批符合当地实际,带动贫困户脱贫效益明显,打基础、管长远的产业项目,并制定了《丰镇市产业脱贫项目到户补贴实施方案》,明确补贴额度和总量限额。截至目前,已经投入2040.2万元资金进行菜单式扶贫补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论道
   第08版:评论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公益广告
落后村咋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菜单式扶贫,提气!
塞外山茶香
我区林草信息化 实现弯道超车
我区加速推进 草畜一体化进程
宁城农民富了
◎消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