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璀璨明珠康巴什——现代化草原新城振翅腾飞

全域旅游正芳华。
专家送医上门,服务群众。
书法家现场书写春联。
育苗基地。
康巴什区。
康巴什4号桥全景图。
  □李玲 温雅 王一涵

  康巴什,一座荒原上崛起的新城,也是鄂尔多斯政治、文化、科研教育中心。它满蕴人文的抒情和向着太阳的崛起,创造了青春山下的奇迹。

  伴着满树金枝槐的黄灿,我们回望着康巴什篝火染红的创业岁月。雄鹰在铭记,大漠在诉说:康巴什的前身为自治区级青春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2年启动建设,2008年更名为康巴什新区并比照旗区体制管理运行,2016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设立县级康巴什区,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17年的锐志开拓,17年的艰辛跋涉,17年的战歌如雷,康巴什完成了由一张白纸到一幅绝美风景画的跨越,实现了从贫瘠荒原到现代化新城的腾飞。

  品质之城:诗意绽放

  这是一个经得起时间沉淀的城市。行走康巴什,靓丽是最直观的印象。“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白云、蓝天、楼宇、华灯,凝结成一首流动的诗;芳草、绿叶、清流、鲜花,相映成一幅优美的画。

  这是一个时刻能体会到温润的城市。行走康巴什,宜居是最深切的感受。天朗气清生活舒适,人与城、自然与历史、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无论是盈满生活气的康镇,还是四溢文艺范的乐康吧,总能让人感受扑面而来的温暖。

  从城市建设之初,康巴什就决心不走“千城一面”的老路,在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聘请顶尖设计团队编制各类城市规划160多项,按照“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布局理念,形成了雄浑大气、舒展精美、错落有致的城市风格。

  康巴什的美,便藏匿于这幅城市锦绣的一针一线,“绣花功夫”无处不在。

  在于高端创新、特色多元。既有仕博国际健康城养生养老、健康教育、医疗保健、休闲度假、旅游的康养旅游,又有对七大文化建筑、少年宫、赛车城等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

  在于“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康巴什最大的优势是生态,发展的潜力也在生态,“环境优先、生态立城”的绿色发展理念早已在康巴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累计造林面积达到12000公顷,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535万平方米,生态水体面积达24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1.08%,人均公园绿地104.47平方米。乌兰木伦河、阿布亥川、吉劳庆川3条季节性河流和万亩防护林生态圈美得令人陶醉,生态城市基本成型。

  在于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环境准入制度,全区未引进一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和企业。大力推广节能减排,全面普及清洁能源公共交通,公交车中节能环保车辆比例达100%,严格落实黄标车、无标车限行区域监管,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改造、中水综合利用工程和城市景观水体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3个重点项目,2019年累计新建中水管网主线33.134公里,回用中水185.87万吨,持续保持中水100%回用不外排。

  在于精细治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把“更精、更细、更净、更美、更人性”的理念贯穿于城市治理始终,在大规划上高瞻远瞩,在细节处也更加用心。广泛开展“绿色校园”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品质小区”建设;通过开展“八好”星级化管理试点工作,推动物业服务管理规范有序;开通12319城市服务热线,受理城市管理案件2.3万件,办结1.7万件;扎实推进智慧政法建设,打造市、区两级联建综治中心,建成13个标准化、科技化智慧审判法庭,在全国法院率先上线“小宇”智能助手。

  在于扎实推进平安康巴什、法治康巴什和过硬队伍、智能化建设。按照“综治中心+综治信息系统+平安联创”模式,打造“八中心合一”的康巴什区综治中心;成立“老闫调解工作室”“高乐其调解工作室”和“赵达调解工作室”等品牌调解室,形成人民调解“康巴什”升级版;“雪亮工程”一期项目审批通过,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平安根基。

  康巴什大美,美在细部,美在具体。这份美,打动了生活在美景中的人,也打动了高端而严苛的评委,康巴什获得了首个中国环境艺术示范试点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3项殊荣。目前,正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活力之城:脉动未来

  从文化创意迭出的草原丝路小镇“康镇”到欢声笑语不夜天的“乐康吧”,从网红打卡地“BOXPARK”到朗景酒店、博宇艾瑞等高端时尚主题酒店,从人气渐旺的步行街到财气集聚的商业圈……剥离了重工业、大农业的康巴什,正以全新的蓬勃姿态回答时代的叩问、百姓的期望。

  康巴什始终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春雷之势,打出一套组合拳,引燃一系列“聚变”,以主导产业的“提档换速”让实体经济“加足马力”,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增长速度。

  实体经济+三大攻坚战,扫除阻力。康巴什集中优势力量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工作进度位居全市首位、自治区前列。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突出精准识别和动态监测,对重点困难群体实行三级包联帮扶,没有出现一户国家级贫困线以下家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考核指标全部达标,“康巴什蓝”“康巴什绿”成为最美风景线。

  实体经济+深化改革,动力强劲。康巴什将“改革”作为撬动经济发展大盘的杠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抓项目、稳投资、补短板上下功夫,在项目审批、市场准入方面打破“弹簧门”“玻璃门”,创新推进“证照分离,“放管服”改革向深处发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同时,充分利用鄂尔多斯市智慧政务系统平台与视频交互系统,开发“点对点”邮件传输功能,以滨河街道康城社区为改革试点开展了29项申办材料异地认证工作。

  实体经济+第三产业,活力迸发。紧紧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康巴什旅游服务全面提质升级。组织开展第八届牡丹旅游文化节、“同心共筑中国梦·全域旅游惠民生”系列文化旅游活动,进一步丰富康镇、赛车城等景区旅游产品和旅游内容。重点开发了少年宫、赛车城等一批研学游项目,在康镇推出实景表演,举办大型国际马术嘉年华等活动,景区内容不断丰富,配套功能全面提升。

  实体经济+创新创业,内力蓄增。依托阿里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吸引入驻企业89家,带动就业1000余人。新增餐饮网点53家,总数达872家;运营酒店、宾馆48家,接待能力较年初上升8%,城市消费水平加快提升。承办展会15场,参展人数达到24.4万人次,实现贸易总额85亿元。建成农产品交易市场3家,日均销售果蔬35吨。快递物流网点达到29家,实现营业额887.17万元,同比增长18.2%,分拣范围覆盖阿康地区。

  实体经济+创新驱动,潜力释放。加强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深度融合,构建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组织申报自治区级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1项、科技储备项目14项、科技计划项目10项,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重点工程项目26项目。同时,康巴什以“AAAAA级旅游景区”和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依托,借助现代金融、科技创新的“东风”,全力培育“景区式经济综合体”,让共享理念和新兴经济、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在景区产生融合效应。

  实体经济,乃城市之命脉。康巴什,正在把时代的问号拉直,破折号之后是更鲜活的注解。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随着全时全域旅游的推进,随着“呼包鄂1小时快客圈”开通等利好,康巴什这个体量不算大,但容量大、质量高的AAAA景区,实体经济活跃度持续上扬,创新创业春潮涌动,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深层认知,这是对一座没有重工业作给养的城市的更远丈量。

  幸福之城:奋楫前行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翻看康巴什过去17年交出的民生答卷,回望康巴什居民群众生活,我们看到的是一幅万家灯火、暖流涌动的美好图景。这幅图景中,伴随着城市发展的,是始终如一贯穿着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理念。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落实民生之策的关键之举。康巴什区针对转移农牧民多的实际,开出了“药方”:为贫困户“强身健体”,增加其自身造血能力;开辟就业培训通道,让转移农牧民有活干、有钱赚。

  过去几年来,康巴什扎实做好20户52人未转移人口的跟踪监测,对于120人重大疾病患者、五保户、低保户等扶贫边缘人群,有针对性落实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保障措施,与112名监控扶贫边缘人员签订服务协议。通过不定期开展“菜单式”“定岗式”免费技能培训,搭建园劳务服务平台,目前已有3020人实现就业,其中333人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了创业梦。同时,大力强化街道社区“暖心党建”,实施“幸福红包”“微心愿”等暖心项目40余项,受益群众2万余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探索推动3处田园综合体建设,让转移农民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诗情画意中实现稳步增收。

  如果说就业渠道,承载着奋斗希望。那么在教育、医疗卫生领域,随着惠民力度持续加大,各项政策落地有声,希望便变成了百姓最美的笑容。

  在本级财力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康巴什近3年来教育领域累计投入14.58亿元,预算内教育拨款、小学生生均教育事业和公用经费、初中生生均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3年来连续实现“三个增长”。2019年,康巴什持续推进教育惠民工程建设,切实提升教育学位供给能力,全区各级学校增加到34所,在校学生规模突破19424人,中考总均分连续8年位居全市第一,高考本科上线率超88%。同时,继续扩大优质民族教育覆盖面,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教育得到巩固发展。

  实现了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标准和社会救助水平稳步提高。不断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手机APP开展在线签约和健康管理,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4.8万份,累计签约7.58万人。组建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联合各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市首家“医联体”,建立起了首诊基层、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累计上转病人410人次,下转病人217人次。

  一座有文化的城市,才更有生气、更有活力。回首过往,这座AAAA级景区城市文化韵味更趋浓厚,各种精彩盛大的文化活动连台上演,一年四季没有“淡季”。

  2019年,康巴什具体实施了24大项、98场次的品牌特色文化旅游活动,现场观众参与人数约22.18万人次;组织开展社区文艺培训百余次,参训人数达1200余人次。同时,不断鼓励扶持文旅产业项目发展,积极对接深圳文交所,签订总造价30亿元的《古建民居文化园区项目框架协议》;全力推进贝林博物馆协议签订工作;引进北京奥秘之家到康镇投资,打造全国首创“帝国宝藏”真人景区沉浸式体验产品……此外,精准实施文化旅游宣传战略,不断更新完善后台建设,实现康巴什旅行护照现场服务功能。

  民生,不仅仅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期待和厚望,更重要的是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康巴什不断扩大惠民半径,画好民生“同心圆”,一桩桩实事,一个个实举,回应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顺应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编织出了新时代的“同心结”。

  康巴什人用辛勤和汗水铸造出了辉煌,还将用接下来的时间继续描绘出浓墨重彩的新蓝图、新愿景!

  (本版图片均由康巴什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建功新时代
   第08版:建功新时代
璀璨明珠康巴什——现代化草原新城振翅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