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原区法院打造“云上”办案“样板间”

  □本报记者  刘向平

  “原被告双方可以看到我的影像吗?”

  “说话听着清晰吗?网络是否卡顿?”

  “好,请双方当事人保持通讯畅通,下面进行调解。”

  日前,包头市九原区法院金融法庭主审法官王芳和书记员一起坐在法庭,通过视频方式与双方当事人进行网络连线,完成本年度第一起互联网视频调解案件。

  申请在线调解的是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被告王某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向兴业银行贷款12万元,贷期界至,因无力偿还被诉至九原区法院。

  疫情当前,为及时妥善解决双方的矛盾纠纷,王芳法官多次与原被告沟通联络,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原被告双方通过手机登录在线视频平台,以即时视频的方式进行实时连线,参加并完成了此次“云”调解。

  调解过程中,法官与双方当事人实时对话,依法核实身份信息、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开展法庭调查。调解结束后,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通过在线平台端口即时查阅核对庭审笔录,确认准确无误后进行电子签名确认。仅仅20分钟时间,原被告双方就达成了调解协议,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在“云”端解决了这起借款纠纷。

  “我会尽快想办法把钱还上,谢谢你!法官。”庭审结束后,被告王某对主审法官说。

  就在同一天,下午2时30分,民事审判庭主审法官王晓琳在五号法庭敲响了“云”上庭审第一锤。

  这是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本案原定于正月初七开庭,恰逢疫情来袭,考虑到被告居于另一城市,现场开庭风险较大,王晓琳法官主动与原被告双方进行沟通,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定于当日下午“云”上开庭。

  庭审现场,原告、被告席空无一人,法官和书记员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间穿梭作业。一根网线、2台显示屏、一个麦克风连接了远隔千里的双方当事人。

  法庭内,法官和书记员按照防控要求都佩戴了口罩,三方线上同步视频进入庭审程序,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的实时影像、证据材料均可清晰呈现,由法官主持庭审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阅读笔录并完成签字确认等诉讼程序。整个庭审历时2个小时,庭审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上传至庭审信息公开网。

  “没想到用这种方式也能开庭,太新奇了,你们想得真周到,非常感谢!”原告在视频中对法官说。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九原区法院坚持防疫审执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当事人微信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网上执行,同时,要求全体法官开通微信,在线办公。

  党组书记、院长张迎涛对记者说:“网上办案尽管给干警们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大敌’当前,我们必须这样做,才能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公益广告
赤峰:140多家工业企业保生产助战疫
呼和浩特:防疫生产两手抓两手硬
顶住疫情“特高压” 确保能源外送安全稳定
巡检线路助力疫情防控
包头市昆区: “摸管控” 三道防线织密防控网
赛罕区根堡村: 日产6000多斤果蔬供应首府市场
二连口岸今年首月 货运量实现开门红
蒙能集团: 发电供热“不断档” 为疫情防控做保障
乌拉特前旗: 线上阅读 成为全民宅家抗疫新时尚
九原区法院打造“云上”办案“样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