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护人员通力合作,完成的首例运用ECMO技术救治的新冠肺炎患者。
“今天,在我们的努力下,患者成功撤机。这是我们来到荆门后最难忘的一天,也是最开心的一天,太激动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张卿哽咽着说。
该患者是因发热伴咳嗽5天后入住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院后,医院医护人员与内蒙古医疗队员立即会诊,迅速组织救治。
然而,经过几天治疗,患者病情未见好转,且迅速恶化,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无创呼吸机已无法维持其正常血氧饱和度,患者几乎没有呼吸功能。
危急时刻,专家组经过会诊讨论,果断决定为其实施体外膜肺氧合即ECMO技术,并成立了专门的ECMO团队。
2月4日,由两家医院医护人员组成ECMO团队为患者紧急实施了ECMO 治疗。
2小时一次血凝检测, 4小时一次动脉血气分析,按照监测结果,医护团队适时调整抗凝方案和ECMO参数。
连日来,无论清晨还是深夜,医护人员一刻也不曾离开,整日守候在患者身旁。
每一刻的守候,大家都在祈盼生命的奇迹!
一周后,患者血氧饱和度稳定维持在95%,肺功能、体温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数据在逐渐恢复。
2月中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医疗队也来到了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于是,三地医疗队员“兵合一处”,通力协作,全力救治。
2月20日,经过16天的ECMO治疗,患者肺功能明显好转,顺利撤机。
“简单来说,ECMO就是通过设备暂时代替人体心或肺工作。当肺不能正常工作时,由机器代行供氧功能。”张卿介绍,实施ECMO技术,就是让心或肺得到修养,为其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
ECMO治疗不仅需要呼吸机、血滤机等多种设备的协同配合,还需要多科室医护人员倾力协作,任何一步出了差错,都做不到“人机合一”和成功撤机。
“ECMO技术不仅蕴含着学科、管理、人文和新生,更凝聚着技术、团队、爱心和希望。”张卿坦言,这名患者的救治只是一个缩影,三地医护人员将通力协作,争取挽救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