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国际体系和世界格局将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东西文化及其他优秀文化的互补共生是今后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治世的理想,还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国之事,只有全世界人民齐心协力才能最终促进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
□单越 任丽梅
回首2019年,中国在世界金融危机余震未消和贸易摩擦不断的大环境下,依然创下了许多不平凡的成就,从而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和中国力量,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张开双臂拥抱世界,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世界和平发展,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肩负着人类未来发展的使命。围绕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实践,也必将开启人类未来命运的新征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变革让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铁、航空等缩短了空间的距离,让人类彼此之间的联系加强;信息通讯与互联网则打破了时间的距离,让人类彼此之间的交流加深;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则让人类彼此之间的利益相互交织、命运休戚相关。在当今现代技术框架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势不可挡,不论国籍、身份、信仰,无论爱好、职业、资产,实际上人人都坐在同一条人类文明的大船上。
现行的国际体系由以联合国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组织、条约协定和制度构成,是二战后基于雅尔塔协议以维护世界和平正义和公平的名义在各国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建立的,其在建立之初是符合当时的时代需求的,也基本保证了大多数国家利益,具有历史进步性,因而带来了此后数十年的世界整体繁荣。然而这些国际组织、国际条约、协定和制度架构在实施过程中因为深受大国政治的影响,导致世界格局的发展日益显现为“中心——半边缘——边缘”的层级结构。这种体系和结构不仅没有体现公平、公正的初衷,而且在面对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时,也显现出其脆弱的一面。
经过跨世纪的全球一体化发展,世界文明已经跨越到新的阶段,世界各国愈发渴望在一个相对公正公平的国际规则和全球治理体系下,通力合作、共同化解全球性的危机和矛盾。那么,未来的国际体系和世界格局将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许多西方思想家认为,东西文化及其他优秀文化的互补共生是今后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今,我们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提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就是强调建立在平等交往、互惠互利基础之上的多极化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在思想上又一次伟大的创新和超越。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和邦国”“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思想中汲取精华,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等治世方案中汲取智慧,将追求和睦、爱好和平、强调和谐看作是人间正道,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治世理想,反对那些建立在武力和强权之上的霸权思想和非道义行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秉持这种道义思想和治世理想展开对外交流和交往,构建和平的国际关系,终获一个不可撼动的大国文明根基与形象。
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宣告在全世界站起来了;改革开放、锐意进取成功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终使中华民族强起来了。强起来的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探求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新方案新路径。2011年9月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到,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以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寻求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局面,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寻求各国合作应对多样化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新道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看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交流、交往的宗旨和原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人民将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创造性地为人类的未来文明贡献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新的世界各国和人民友好相处、合作共赢的方案。这是中华文化的进步,更是人类文明的大踏步前进。
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启新征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符合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类存在物,共同体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方式。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表现为利益共同体、货币共同体、资本共同体等,它们都是基于利益而组建的个别的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圈子性和排他性,必然导致人的异化。现实要求我们应该尊重世界的多极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全球治理体系应由各国平等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国界、超越隔阂,强调“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强调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待,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践行正确义利观,合作共赢。体现了共建、共享、和谐的共同体的理念。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真正的共同体”。这个“真正的共同体”在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时,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治世的理想,还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首先,世界力量格局在变化。21世纪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带来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国际体系的变革与发展。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对互联网的应用,未来世界开始具有平行的网络化特征。互联网所强调的自由与平等、开放与分享的精神使人类社会开始向扁平化方向发展。尤其是以建构人类社会信任机制的区块链技术的日趋成熟,未来社会将日趋去中心化。互联网时代,传统常态的经验和结构,已不能容纳互联网组织起来的社会能量。在网络物理空间中,每一个节点都是平等的。置身于信息交流的世界里,处于特权地位的中心被解构了,绝对的少数也不能被忽略。再次,“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其致力于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表达了中国对于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而且它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紧密相关。时代要求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致力于国际社会的联动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国之事,只有全世界人民齐心协力才能最终促进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单越,吉林化工学院;任丽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