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以往“说走就走的旅行”,“无预约,不出游”成为今年“五一”旅游的新亮点。在一些热门景区,游客忍不住点赞“预约制”的实效:“山和花海代替了人山人海”。
事实上,早在2019年底,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等九部门就联合发布《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其中就提到了要实施景区流量控制和门票预约制度。今年基于疫情防控的考量,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也明确指出,要有效采取门票预约、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疏导游客,做好游客流量关口前置管控。
实践表明,预约出游是安心旅游的好办法。对于游客来讲,可以通过相关平台提前了解景区的预约人数,并进行合理的选择,避免出现“人从众”现象,有效提高出行体验;对于景区来讲,可以利用游客流量大数据统计分析应用平台,精准掌握游客流量、游客构成和分布,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对游客进行提醒疏导、有序分流,大幅降低管理成本。更为关键的是,从常态化疫情防控大局考量,采取网上预约购票的方式,可以减少人员近距离接触和聚集,降低因“扎堆”带来的病毒传播感染风险,这对于疫情防控和旅游业复苏十分重要。不难看出,预约旅游可谓方便多多、好处多多,无疑是推动旅游业复苏的对症下药之举。
可是,作为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采取的特别举措,预约出游会不会随着疫情结束而悄然退场,上演到此一游的戏码?其实,这样的担忧并不无道理,因为预约出游出发点,是为了解决旅游集中出行与疫情防控的矛盾,这当中或多或少都有“非常态”的味道,对景区和游客来说或许都只是权宜之计。进一步来讲,待到疫情结束,社会生活回归正常,面对“说走就走”的出行欲望,面对“多一个人便多一分利”的直接诱惑,预约出游难免会被逐渐淡化,最终导致出现“落地难”的问题。显然,这并不是我们所乐见的。
身处一机在手、一点即可的信息时代,预约出游无疑是大势所趋、大有作为。积极适应这种新常态,需要游客提前规划时间和路线,养成预约出游的习惯;更需要景区积极主动作为,走出对“人海”的依赖,转向差别化、精细化的运营,把更多的功夫下在平时,细水长流、提质增效,真正让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只有共同努力,在限制人流、提振消费、优化体验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不断提升游客的旅游品质,真正让游客“来之能游、游之能乐、乐之能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