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工脱贫“父子兵”

  本报记者  赵弘

  5月的第一个周末,一大早聂利格陶就开始忙活着给羊拌料,二儿子则在羊圈里消毒。聂利格陶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获各琦苏木毕力其尔嘎查的贫困户。2019年,嘎查里建起了集体奶山羊养殖基地,他和二儿子就到养殖基地干起了饲养、清理羊圈、挤奶、接羔保羔的工作。

  “之前家里生活拮据,只能依靠亲戚的支助过日子。自从2019年7月在奶山羊养殖基地工作后,我和儿子一年的务工费加起来能挣到7万多元。现在,我家的日子越过越亮堂,也实现了脱贫摘帽。”聂利格陶高兴地说。

  近年来,获各琦苏木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通过“党建+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推进奶山羊产业发展,助力精准脱贫。毕力其尔嘎查共有103户牧民421人,其中3户为国贫户。为了确保生活困难的牧民基本生活有保障,毕力其尔嘎查党支部在奶山羊养殖基地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使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结合党建、星级化管理、党员带头服务等举措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奶山羊产业,带动贫困户、牧户实现精准脱贫。”毕力其尔嘎查党支部书记宝力德巴特尔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论道
   第07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小康图景
准格尔召乡村振兴“放大招”
记者补记
呼和浩特引种驯化野生花卉
华子鱼洄游
打工脱贫“父子兵”
◎消息树
正镶白旗打通农特产品 进京通道
特色产业让村集体“家底”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