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胡建华 于萍
6月2日一大早,通辽市开鲁县辽河农场十一分场付红艳家就热闹起来,刘凤丽买走了2盒芦荟胶,邻居白凤玲订购1箱饼干,于大姐买了5桶菜籽油,陈婶儿买了5斤小米……
“自打她做微商,家里吃的用的就全都从这儿买了。” 刘凤丽说付红艳人品好,卖的东西货真价实。邻居白凤玲说付红艳值得信赖,不管吃的用的,她自己要先尝先用,不好不卖。还有几个人,在等付红艳空闲时间教他们咋用手机来赚钱。
付红艳自己说,日子能过得这样充实快乐、红火热闹,自己都没想到。2012年,付红艳被查出患有罕见的白塞氏病,2015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她病情加重,拿到医院病危通知书后,付红艳更加萎靡不振,每天躺在炕上迷迷糊糊睡觉。
就在付红艳消沉、郁闷的时候,包联干部、辽河农场妇联主席于萍来到她身边。“现在时兴做微商,我看有人拿着一部手机就挣钱了,你有经商经验,要不也试试?”在于萍的鼓励下,付红艳参加了开鲁县妇联组织的相关培训。很快,她主营蘑菇、木耳等山货的网店就开张营业了。
发朋友圈宣传、进货、分装、卖货。付红艳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一忙乎,就把病忘了。挣钱是高兴的事呀!人这心情一好,病也就好了一大半儿了。”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史,付红艳心生感慨。
2017年,付红艳做微商当年就挣了1万多元。她不仅脱了贫,病情也奇迹般地稳定下来。之后,她入驻更大的平台,顺利从微商转型为电商,线上线下联动,经营范围也不断扩大,米面粮油、化妆品,棚布、化肥等农资,牛奶、蜂蜜等副食品,拖鞋、洗衣液等日用品……仅电商一项,实现年增收2-3万元。
付红艳不仅从网上为乡亲们淘到实惠的商品,还积极把本地土特产、农副产品销售出去。去年,邵家5亩地的小米,付家20多亩地的白面和10亩地的荞面被她销售一空,这个农家小院里的销售“达人”声名远播。东来镇水稻种植大户主动找到她,她给卖掉了5万多斤大米。“一开始,我就是为了挣钱。现在,挣钱不再是第一位的了,能帮大家把农产品卖出去、带着大家一起挣钱,感觉很有意义、很开心。”付红艳笑着说。
在贫病交加里挣扎了多年的她,自然把关注的目标聚焦到身处困境的贫困老乡身上。二分场翟艳红2017年患直肠癌致贫,在健康医疗、产业扶贫等多种政策帮扶下,翟艳红病情稳定了,还在庭院里搞起了养殖。目前,她家牛存栏7头,还有鹅、鸡和母猪。付红艳主动找到翟艳红,一分差价不挣,帮她卖鸡蛋、鹅蛋。今年以来,已经代卖了700多枚鹅蛋、100多个鸡蛋。
除了帮种养大户和贫困户出售农产品,她还带领老乡做电商。“看谁天天扒拉手机我就着急,玩儿也是玩,咋不寻思挣点钱呢。”付红艳直言不讳。邻居白凤玲患糖尿病13年,丈夫患癫痫不时发作,她干不了什么重活,还要时刻不离丈夫左右。她是付红艳带出来的“徒弟”,虽然只是偶尔做,但也有了不错的收入。“挣了有两三千块钱,至少是把手机钱挣回来了。”她说,只要下雨阴天有时间,我就会过来学,争取能发展的更好一点,多挣些钱。目前,付红艳已带动20余人发展农村电商,其中4户为贫困户。
随着业务的拓展、订单的增加,付红艳的丈夫王艳军辞掉了粮库“装卸工”的工作,当起了全职“送货郞”。他说,妻子毕竟还是个病人,每天都要吃药、需要定期复查,他要多分担一些。辽河农场各分场、东来镇、吉日嘎郞吐镇、开鲁县城,王艳军的服务半径不断延长;到货站取货、再送货上门,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着。
听说农场要扶持付红艳“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两口子干劲儿更足了。他们打算盖三间库房,把这项事业好好经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