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员三结合致富链+”成为脱贫攻坚“加速器”

  □本报记者  及庆玲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精准谋划党建载体,探索推行了“党员三结合致富链+”精准脱贫帮联机制,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农村“支部+企业+党员+三级干部+贫困户”抓党建促脱贫的新路子,使党组织、企业和党员干部在推进产业发展、加快脱贫致富中找准了位置,发挥了作用,让贫困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成为脱贫攻坚“加速器”。

  走进临河区乌兰图克镇东兴村贫困户王刚家的温室,3月初种植的豆角苗已经长到一米多高,王刚正忙着给幼苗用吊绳固定。“去年村支部帮助我在鲜农园区免费申请了一栋温室让我种,一年就收入了五六万元。今年有了经验,再好好和园区农技人员学习技术,收入肯定错不了。”看着满棚生机勃勃的豆角苗,王刚高兴地说。王刚依靠政府兜底保障才脱了贫,如今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发展产业、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信心满满。

  乌兰图克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抓党建促脱贫的总体要求,引进巴彦淖尔市鲜农农业科技公司,在东兴村通过土地流转建成800多栋温室,占地近4000亩。借助设施农业园区这一平台,乌兰图克镇党委和企业协调,划出一片扶贫产业园区给贫困户免费种植,并给予种苗、化肥等方面补贴,通过凝聚支部、企业、党员、三级干部、农户五方力量,率先推行“党员三结合致富链+”精准脱贫致富机制,链上成员由原来的“党员+富裕户+贫困户”扩大为“支部+企业+党员+三级干部+农户”,赋予了“党员三结合致富链”新内涵,增强了抓党建促脱贫的实效。

  东兴村党支部书记祝利平说:“一开始,村里人没种过温室都不敢尝试,就党员带头率先承包温室搞种植。通过看得见的成效带动更多村民加入,拓宽了他们的增收致富途径,也通过帮扶让村里的贫困户能够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临河区推行“党员三结合致富链+”精准脱贫致富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支部引领、企业支撑、党员带头、三级干部帮扶,实现贫困农户产业脱贫致富目标。

  “通过开展‘承诺一项服务、联系一块基地、传授一项技术、解决一个问题、帮扶一户致富’的‘五个一’活动,发挥党员在发展现代农牧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贫困户把脉问诊、分析致贫原因,提供致富信息,拓展致富渠道,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临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根树介绍说,“在‘党员三结合致富链+’精准脱贫致富机制中,企业起到了承担社会责任的支撑作用,无偿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优先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吸纳到企业基地,通过自主合作经营等方式助推脱贫。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助推脱贫,做到因户因人施策,确保精准脱贫。”

  此外,临河区组织动员600名村干部和1100多名村民小组长主动配合市、区两级包扶单位和包扶责任人,同临河区所有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定期通过“党员小课堂”等形式,为贫困户送技能、送信息、送资金项目,讲解贫困户种大棚的优惠政策,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群众通过产业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读图
   第05版:北国风光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观察·乌海
   第08版:小康图景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第12版:特别报道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 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
乌拉特戈壁红驼“驮”起牧区振兴产业链
全区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 防汛主体责任
“党员三结合致富链+”成为脱贫攻坚“加速器”
中国癌症基金会先声牵手行动 (内蒙古站)启动
固阳10万千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我区62家影院恢复营业
霍林郭勒市:种下一片绿 矿山变田园
内蒙古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 志愿服务队成立
内蒙古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例 疑似病例1例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