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叶集》是李蕙芳、任贵的一部自选集,收录上世纪80年代迄今40年间撰写和发表的部分文学评论和节选论著的论文,也有数十首(篇)生活纪实和人生参悟的旧体诗、新诗和散文。
植根本土 关注文坛
李蕙芳、任贵对本土文学现象寄予深切关注。1979年,他们参加内蒙古文联举办的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研讨会,李蕙芳撰写《感情与责任的巨大冲突——试论〈蔡文姬〉的主题》引起学术界关注。当年《文汇报》“争鸣栏”报道了这次研讨会的两种观点,其一便是李蕙芳的主题新说。多年后,李蕙芳的《蔡》剧主题新说又为两部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著作——《文学风雨四十年》(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中国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收录。我读李蕙芳的这篇评论,既服赝其观点,更钦佩其厚积薄发的学养。
任贵的评论《讨论不应忘记作品——也谈〈蔡文姬〉》强调,“从作品出发,从所塑造的形象出发,进而阐述作家表现在情节中、渗透在形象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得失是文学批评的特点和规律”。任贵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作品实际出发,比较史籍和剧作中的曹操、蔡文姬的不同;细致入微地分析蔡文姬形象的丰富性。这篇文学批评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文学批评必须坚持科学性、理性原则。
以上述两篇文学批评为发端,李蕙芳又发表了多篇区内作家作品评论,有的是他们合撰的,《鄂伦春文学的一束新花——敖长福创作简评》即是其中之一。他们不惜笔墨,对卾伦春文学新秀敖长福的小说深入细致地点评,称赞敖长福的作品“展示了鄂伦春人艰难曲折的历史和比其他民族更为苦难的命运,描绘了鄂伦春人淳朴的社会风尚,正直无私、乐于助人的民族性格……年轻一代对民族未来的严峻思考”。这篇评论的对象虽然是一位初出茅庐的作家及其作品,但对文学创作表现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是有所启示的。
立足美学 视野开阔
收入《双叶集》的美学论文《美的本质》使多年跋涉于文学艺术道路上的后生晚辈耳目一新。李蕙芳从“美是人类的社会现象”“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探索美的本质,阐述美学史上美的经典定义,令人豁然开朗。这些观点对于创造美的艺术家(包括语言艺术家)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对于审美的受众提升自已的鉴赏力是有裨益的。
任贵的《美感的心理要素》讲的是美感心理要素中感知、领悟、想象同情感的关系:“感知是美感的起点,其中渗透着领悟;领悟中渗透着想象和情感,并与感知相融合;情感又渗透着想象和领悟。”这些观点涉及美的创造者和欣赏者两个侧面,对于我这样有些创作经验的人而言,就是要站在美学的高度,首先着眼对生活、对人、对物的认知和感悟,培养和锻练自已的感知能力,在进入创作状态时投入丰富的情感,调动自已的想象、联想,贯穿于情节的编排、细节的描绘、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甚至句逗标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这就是通常所谓“笔帯感情” “笔底波澜”吧。情感之于文学、尤其是抒情文学(抒情小说、抒情散文、抒情诗)犹如人的灵魂之于躯体。
热衷史志 心系青城
李蕙芳、任贵的本业是语言文学教育,他们在教学的同时涉猎广泛,博学多识,退休之后将储备的学养投入呼和浩特的文史研究,硕果累累。自2003年至2017年参编5部文史著作:《昭君文化研究》《百年历程》《大盛魁闻见录》《内蒙古故事全书·呼和浩特卷》《呼和浩特现当代文学史》(见《双叶集·过好自已选择的生活》)。
《双叶集》中李蕙芳所撰《昭君之美》、任贵所撰《昭君事迹传播中的误读》,我以为是两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
王昭君是闻名华夏的历史人物,在内蒙古、在呼和浩特更是妇孺皆知。王昭君是一个极具特质的文化符号。王昭君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李蕙芳认为,王昭君是中国古典美的典范。她的美体现在外在美(外貌和行为举止的美)和内在美(崇高与优美的谐和的美)的统一。昭君的崇高凝聚了她冲破世俗的勇气,直面艰辛困苦的精神和为家邦安宁的担当,在胡汉和亲这一重大事件中得以升华。昭君的优美表现在昭君勤劳、朴实、善良、聪慧、乐于助人的人格魅力,也体现在她和呼韩邪单于的爱情、婚姻生活的心心相印。李蕙芳的这篇论文从美学高度审视、评价昭君,在众多的王昭君研究论文中别具一格。
任贵的论文同样另辟蹊径。鉴于昭君的史料极少,而在民间文学和历代文人创作中,昭君题材又无比丰富复杂,任贵从传播学的角度解释这一观象并借用比较文学术语,称之为 “误读”。论文考察了史实传播过程中的文字传播路线、口头传播路线的异同,相应的意义及其政治、社会原因,把纷纷扰扰的现象说得一清二楚。
新世纪初,旅蒙商研究成为叙写晋蒙商业史的热点,《大盛魁闻见录》应运而生。任贵、李蕙芳出任副主编,全力以赴。这部著述出版后他们又合撰书评《拂去尘埃 尽显真相——评〈大盛魁闻见录〉》。他们高度评价这部百余人的口述史的价值,认为它是“国内的‘孤本’”,提供了研究旅蒙商经济活动翔实、鲜活的第一手资料,透露着它的经营理念、组织规模、交易运行、规章制度诸多信息;提供了偌大企业兴衰的历史案例。它还是一部旅蒙商的生活史和心性史,反映着从清代中期到民国社会200年间社会生活的一角。二人深情地向 “所有钟情、珍视历史的发现、挖掘、记录的人们致以真诚的感谢”。
《呼和浩特: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铸就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李蕙芳研究本土文化的又一力作。她从呼和浩特地下发现和地上遗存,勾画古代北方民族和中原民族交融的历史图景和历史进程,言简意赅,表达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当下意义。
《双叶集》收录了他们为《呼和浩特现当代文学史》撰写的绪论和各编的概述多篇。这些篇章描述了呼和浩特自上世纪20年代迄今百年间各历史时期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进,并扼要评述入书作家作品。“两位先生不负众望,将副主编和统稿的工作做得认真细致,让人称道。”诚哉斯言,他们不倦地《寻找〈呼和浩特现当代文学史〉之魂》, 李蕙芳用诗的语言抒写自己对青城、对青城文学的感怀(《双叶集》199页):从那天起,成了一个幸福的人/阅读,码字,神游文海/从那天起,重新关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重新关注形象、意象、意境/我有一张书桌,面朝书林,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