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影交替一甲子 匠心筑梦内影人

——《内蒙古电影六十年艺术创作史》评骘(上)
盛夏草原。蒋希武 摄
  ◎张瑞坤

  近期通读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内蒙古电影六十年艺术创作史》一书。该著作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部校共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系列著作之一。著者张芸对内蒙古电影制片厂60年艺术创作的发生发展图景进行了全面描摹。系统地梳理了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成立后电影艺术创作、民族语电影译制的发生发展与电影文化脉络流变。该著作以全面的、客观的、史学的视角考察了内蒙古电影艺术创作60年发展历程,显示出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思考内蒙古电影的执着与努力。60年的创作发展历程,犹如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剧,演绎着内蒙古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长卷,擘画内蒙古各族儿女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的图景。该著作是当下区域电影研究领域一项可喜成果。

  一.初盛时期(1958-1962):扛起共和国意识形态宣扬大旗

  著作开篇提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电影事业随之起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电影艺术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也标志着中国电影步入一个新纪元,内蒙古地区电影活动也同步发展。作为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具有得天独厚的社会基础和民族文化优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天地中,内蒙古电影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1958年8月10日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正式挂牌成立,刘佩新任厂长、党支部书记,珠兰其其柯任副厂长。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是我国成立最早、生产规模最大的民族电影制片厂,是同时生产故事片、新闻纪录片和蒙古语译制片的综合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是拍摄新闻纪录片,第一部新闻纪录片是珠兰其其柯副队长带队拍摄的《幸福的夏令营》。随后又拍摄了《周恩来在包钢剪彩》《乌兰夫视察东三盟》《牧区公社好》《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等大量反映当时内蒙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纪录片,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忆。

  1959年上映的《草原晨曲》是内蒙古自治区为国庆10周年献礼拍摄的“命题”影片,也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该部电影以饱满的热情歌颂党的民族政策,歌颂了来自祖国各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20世纪60年代,在全国戏曲电影创作浪潮的推动下,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也开始尝试拍摄戏曲片。1961年先后拍摄完成《卖碗》和《走西口》两部黑白二人台戏曲片。1958-1962年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与同时期其他少数民族电影生产相比,不仅在数量上占有优势比例,而且在电影发行放映和影片译制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也收获不菲,电影设备技术革新成绩显著。同时,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还培养了广布道尔基、恩和森、珠兰其其柯、通福、云照光、玛拉沁夫、鄂长林、乌日娜、超克图纳仁、达木林、莫尔吉胡、义若呼、关其格等一批优秀的本土电影人才。当时,内蒙古电影在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美好家园的一片光明中,同其他艺术形成了一起扛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识形态宣扬大旗。

  二.沉寂中的沉淀时期(1962-1978):为民族语电影贡献不菲力量

  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面积旱灾,自治区政府决定停止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故事片生产,仅保留蒙古语电影译制生产。1962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更名为内蒙古电影译制片厂,专门译制民族语影片。1962-1966年期间,内蒙古电影译制片厂共译制影片25部。1964年贾永文、马树鼎等人研发的磁带录放装置试验成功,并在文化部召开的全国电影会议上进行汇报表演。1966年内蒙古自治区16毫米放映机同步磁带录放装置研制成功,至此,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可以及时看到用本民族语言配音的各种影片。

  至1979年恢复厂内故事片生产前,内蒙古电影译制片厂译制完成《祖国啊,母亲》《十月的风云》《熊迹》《女交通员》《白求恩》《蒙根花》等大量优秀电影作品。同时,在电影发行、放映方面,尤其在放映技术试验革新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全区广大少数民族观众看到、看懂、看好民族语电影作出巨大贡献。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故事片生产并重新恢复“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厂名,重新拍摄故事片的同时,兼制新闻纪录片和蒙古语译制片。

  三.变革与多元时期(1979-1989):谱写与时代交相辉映的电影协奏曲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基本路线,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从1979年到1989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顺应中国电影发展的总体形势亦步亦趋,进入了变革与多元的“新时期”。在国内多种思潮与国产电影“百花齐放”的影响下,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创作所涉及的题材类型非常多元,有遵循“十七年”创作经验的革命斗争题材影片,如《阿丽玛》《母亲湖》《婚礼上的刺客》等。有挖掘深层人文精神、探寻民族特质的民族题材艺术片,如《猎场札撒》《荒漠中的狮子》《天堂之路》《森吉德玛》《成吉思汗》等。也有拥护改革开放、直面时代问题的现实题材电影,如《重归锡尼河》《关键时刻》《醒来吧,妈妈》《两厢情愿》《月光下的小屋》《黄色别墅》《恋爱季节》《曝光》《一个女教练的自述》《宝石戒指》等。亦有运用惊险样式、广泛吸纳商业娱乐元素的侦破探险题材影片,如《五张照片》《缓期执行》《狼迹》《危险的蜜月旅行》《丑角波洛》《欲望的火焰》《狂盗》《死亡追踪》《疯狂歌女》《怪音》《神猫与铁蜘蛛》《古墓惊魂》《北方囚徒》等。这些影片迎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与国产电影创作的主流趋势,也充分发挥了内蒙古地区特有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共同谱写出一曲时代变革与多元思想交相辉映的电影协奏曲。

  依据著者考察,从1979-1985年自治区财政陆续投入了1000万资金用于制片厂的恢复与扩建。期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安排考察组赴香港,订购配套的电影摄录设备,为电影生产打下物质基础。1985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率先实行个人承包责任制,规定个人可以按照自筹资金、自选剧本、自选班子、自负盈亏和导演中心,即“四自一中心”原则的方式承包故事片的拍摄。个人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对提高影片质量、缩短拍摄周期、降低拍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内蒙古非常重视电影专业人才的培养。1981年,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葛根塔娜厂长牵头,在中央民委和自治区文化局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电影学院在内蒙古自治区定向招收了27名学生,分别进入表演系、摄影系、美术系、录音系学习,专门为内蒙古培养电影专门人才。这批学员1985年毕业后,大部分人进入了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工作,逐渐成为内蒙古电视事业的中流砥柱。例如,赵国桦、长虹、艾丽娅、萨仁高娃、其那日图、刘魁、戈·巴图青格勒、哈斯巴根等。内蒙古电影变革与多元时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无论是在题材创作、还是在主题表达,抑或是话语呈现上都有了新的突出,再加上地域文化的映射,内蒙古电影筑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读李蕙芳、任贵《双叶集》
~~~——《内蒙古电影六十年艺术创作史》评骘(上)
电影《第一次的离别》——~~~◎王珉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出彩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出彩
   第08版:读图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底蕴深厚 ​见地独特
光影交替一甲子 匠心筑梦内影人
献给童年的一首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