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影交替一甲子 匠心筑梦内影人

——《内蒙古电影六十年艺术创作史》评骘(下)
  ◎张瑞坤

  四.守望与突破时期(1990-1999):呈现出多元发展文化景观

  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政治一体化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加快,商品经济逻辑渗透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也直接作用、影响着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电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作为一个在守望中突破、在桎梏中发展的民族地区电影制片厂,这一时期也不断解放自身,试图融入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本时期内蒙古电影创作上承20世纪80年代末电影审美文化的嬗变,下接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复杂景观,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多元发展的景象。该时期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在电影创作上,注重新的生命体验,关注现实,既有民族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碰撞下的融合、市场经济渗入后的风格转变,也有对艺术片的发扬光大、对类型片的持续探索;面对市场和艺术的双重要求,积极与香港合拍电影以达到合作共赢;塞夫和麦丽丝的蒙古族题材电影,既有对草原文化、民族气质的讴歌,也有对民族意识的去奇观化表达。不同群体和话语的出场与在场,使内蒙古电影具有伸向更优的可能;而电影创作实践的解构与建构,使其超越传统的疆界与局限,构成一种纵深感被延伸、创新与浮躁兼存的活跃态势,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成为本时期中国电影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1990-1999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在艰难中曲折发展。在全国电影创作管理体制改革大潮推动下,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内部体制改革也提上了日程,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创作观念多元发展的语境下,内蒙古电影人也承受着电影创作观念转型的压力。面对市场与艺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内蒙古电影人深知内蒙古电影只有植根于厚重的草原文化,发扬马背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挥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才能立足于电影市场;只有把握优势,与时俱进,拍摄既有民族风格、地域风貌又洋溢时代风采的内蒙古电影才能获得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才是内蒙古电影走出去、在国内国际影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根本。1990-1999年这10年,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收获颇丰的10年,也是电影厂商业类型片探索不断深入拓展的十年,这期间共有36部影片过审上映。其中,在内地摄制的内蒙古商业电影24部,分别是《骑士风云》《浴血疆域》《女绑架者》《铁血金魂》《义重情深》《英雄无泪》《悲喜人生》《西部狂野》《祝你好运》《请勿打扰》《飞越人生》《世纪之战》《女囚大队》《延期审批》《东归英雄传》《鬼城凶梦》《神威天使》《头发乱了》《特殊囚犯》《突围》《悲情布鲁克》《龙闯中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小城牧歌》,其类型涉及西部片、警匪动作片、喜剧及剧情片,可谓类型繁多,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五.新世纪以来(2000-至今):书写崭新的内蒙古故事

  著作中提到,在全球化的热潮冲击和中国电影发展浪潮裹挟之下,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创作题材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多元,类型更加多样。电影的重心不再局限于民族题材在个人记忆、族群意识中的表达,更多的是将内蒙古置于整个现代社会转型的语境中,讨论社会共有的阵痛与焦虑;用现实代替情感、理性代替感性,将民族化、本土化的多种元素转化到电影创作中,关注人类社会整体的价值体系、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创作的主流电影中,人性的丰富性在传统情结和时代语境下衍生出更多耐人寻味的觉察,更加凸显出人性人情的现代性。2009年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总体部署,国家广电总局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内蒙古电影集团”。集团的成立是内蒙古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是电影业发展进程中体制、机制上的重大创新,是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对内蒙古影视产业给与的充分肯定和有力支持。梳理2000年之后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历程,近20年的时光里,有对国家电影体制改革、电影市场化大潮的努力适应,有改革自身、反省不足的勇气与魄力,有精诚团结、开拓进取的团队精神,有精心打磨、与时俱进的诚意之作,内蒙古电影人,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前行。

  正如著者所述,新世纪以来,与中国电影、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大语境合拍共鸣,内蒙古电影的创作理念、创作美学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气象,成熟导演的创作表现出从电影抒发意识形态的单一过渡到对电影本体的更多关注;新锐中年导演的创作从对本土景观的简单描摹到开始关注本土文化深层意蕴;崛起的青年导演关注生命本体意义上的人,凸显人性人情的现代化,注重表现蒙古族人潜在的生命意识和家国情怀。这期间内蒙古电影文化特征较以往更加磅礴厚重,表现为“生命意识复苏”“家国情怀彰显”“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融通”。在民族电影创作上颇有建树的塞夫、麦丽丝、卓·格赫等成熟导演的创作风格延续,以及新锐中年导演哈斯朝鲁、郁晓鹰、宁才、巴音、冯亚平、赵国桦、徐成林、周玉鹏等人的含蓄蕴藉,新生代青年导演德格娜、张大磊、周子阳、忻钰坤等人的现代性反思,几代优秀的内蒙古电影人奉上了多样的电影创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品貌、艺术格局,为内蒙古电影优秀传统的传承与新时代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内蒙古电影人共同致力于在电影作品中重新书写现实的、当下的、崭新的“内蒙古”故事,再现内蒙古辉煌历史进程中鲜明的“蒙古人”形象,抒发蒙古族民族深沉的家国情怀,这是新世纪内蒙古电影最独特也是最鲜明的印记。

  六.思考与展望: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光影交替一甲子,匠心筑梦内影人。正如云照光先生在序言中所说,著作从电影艺术创作的层面对60年来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历程进行多向度、多层面、多方位的梳理,对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电影艺术创作进行全景式、立体化述评与研究,深入探讨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积累的成功经验和良性模式,认真总结内蒙古电影艺术创作与其所处的民族区域、时代生活和社会历史条件的紧密联系及电影创作生存的基本规律,彰显内蒙古电影制片厂60年来取得的电影文化成就,在电影艺术的文化品格、美学形式、精神价值、叙事话语、景观美学等角度展开理论建构,在民族电影的文化生态、传播途径、功能诉求、全球视野等方面解析内蒙古电影生存与发展的走向,描绘未来发展景观,为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成立60周年献上一份文化厚礼,在内蒙古文化艺术史上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作者在后记中提到,艺术实践是对历史的书写,我有幸作为这段历史的梳理者,著书过程自有艰辛与不易,但更多的是热爱、使命和责任。作者认为,学术应该有温度有情感的,电影是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他们的名字,不只是出现在影片字幕中,更应该出现在本书中,在内蒙古电影史、中国电影史上永远留存。所以,尽管琐碎,尽管有些内容非学术,我依然愿意为他们书写,这份书写,是对历史的敬畏,对影视先辈的敬仰,对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敬重。张芸2011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以来,一直致力于对内蒙古电影的相关研究,2013年出版的《中国西部电影嬗变研究(1984-2012)》、2015年出版的《内蒙古电影口述史》以及笔者这次所谈到的《内蒙古电影六十年艺术创作史》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者的执着、坚守与责任,就文化地域而言,她始终聚焦内蒙古电影的发展,从电影创作的审美变化、口述史到艺术创作史的层面去书写地域文化。就研究方法而言,她始终坚持从历史资料的维度来解析社会语境下内蒙古电影的文化景观。时下,当在各地、各学科的学者们被工具主义评估体系倒逼着走短平快路线的年代,这样的坚守的精神,格外难能可贵。总而言之,张芸是国内内蒙古电影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践行者。期待她将来有更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分享给我们。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读乌琼散文有感
~~~——《内蒙古电影六十年艺术创作史》评骘(下)
~~~——何佳绘画印象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观察·乌海
   第08版:收藏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公益广告
呼伦贝尔,心灵的故乡
光影交替一甲子 匠心筑梦内影人
流动的云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