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剧《大盛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商道文化
大盛魁召开股东大会,聘任古海出任大掌柜。
大盛魁筹备万峰驼队开展茶叶大战之际,俄商伊万登门滋事,大掌柜古海力平事端。
万峰驼队在沙漠中艰难前行。
俄商驼队遭遇断水和沙尘暴陷入绝境,古海以大德谋胜、合作共赢的儒商思想救俄商驼队脱险。
古海无奈休妻。
万峰驼队在沙漠中脱险后的喜悦心情。
女驼头海青婶带领村民另寻合作伙伴。
  2020年是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京剧团——原内蒙古京剧团建团6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京剧《大盛魁》于近日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音乐厅再度精彩上演。

  京剧《大盛魁》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京剧团创排,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第五批“舞台剧精品创作”扶持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取材于同名长篇历史小说。京剧《大盛魁》深挖大盛魁商号当年的经商之道和商业成绩,以及草原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的历史故事,将大盛魁商号开放包容、互联互通、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厚德载物的儒商精神通过京剧的唱、念、做、打表演形式呈现给观众,不仅在形式上有新意,展现的故事在今天也有了新内涵。

  ——编者

  □刘国东

  大盛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历史旷古悠久、薪火相传,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连续发展五千年,积淀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祖国大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滋养出的民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各族儿女。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包容性,使各民族对中华文化都有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遭遇中华文化和国家形象“失声”、误读、丑化和矮化,甚至中华文化产品输入与输出明显失衡等严峻问题。京剧《大盛魁》将多年来秉持仁义礼智信的“大盛魁”文化精神固化到人们心里和血液里,剧目第六场,主人翁古海用中华文化孕育下海纳百川的包容、壮士断腕的民族大义、义无反顾的家国情怀,挽救俄罗斯商队于绝境,最终在俄商伊万帮助下挽大盛魁没顶狂澜于即倒。它用古典的戏曲艺术形式,检视和呈现大盛魁商号为开创与沙俄的通商之路奋斗和拼搏的悲喜历程。增强了国内外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进了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磅礴力量。

  以商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他们在远距离迁徙、对外贸易、婚丧嫁娶甚至纠纷对抗过程中,民族融合范围、程度进一步加深,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民族融合成就著名跨国商号大盛魁,大盛魁在国内、跨国贸易中也成就了大盛魁商业延续近三百余年,源于清代,逐步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前夕因经营不善退出历史舞台。其鼎盛时期,拥有包括汉、蒙古、回、满、朝鲜族等各族员工近万人,国内国外分号82家,骆驼2万多峰,资产超过白银一亿两,定期通过驼队将内地的生活用品运输到草原各地,解决了北方地区生活用品的匮乏困境,同时也把内蒙古地区和俄罗斯、中亚地区的牛、马、羊皮张、俄罗斯套娃和蒙药等运送到内地,形成一种贸易的连接、通贡互市。经商版图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俄罗斯、蒙古和中亚诸国,雄踞祖国北疆而长久不衰。通过京剧《大盛魁》演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大融合,为游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北方地区带去了农耕文化,不仅推动了汉族、蒙古族、俄罗斯等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而且播下了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种子,大盛魁从掌柜到学徒不仅要了解各族人的生活习惯,而且要学会蒙古、俄罗斯语言,社会结构、民族结构和经济结构随着贸易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发生了改变,原本塞内塞外彼此隔阂的民族关系演变为和谐融洽、货物补短的民族大团结。大盛魁商号堪称是蒙汉乃至中俄贸易的一座里程碑,也为民族交流、融合刻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根本上巩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祖国大江南北是各民族共同守护的,五千年历史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绘制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共同构筑的。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形成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史”“五观”等的多元一体格局。京剧《大盛魁》通过在戏剧舞台上塑造主人翁古海的诚实守信、互利共赢的儒商理念,让观众在艺术的赏析中感受到剧目所倡导的歌颂中国人民热爱祖国、执着敬业、无怨无悔、拼搏献身、勇于牺牲、富于爱心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一代又一代驼夫、一匹又一匹货驼冒着风雪用生命、鲜血、身躯、意志铺就曙光大道,全剧用“京腔”与“蒙韵”诠释了“爱与恨”“情与义”“血与泪”“悲与歌”“家与国”的情感纠葛。充分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底蕴,树立和突出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

  创作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弘扬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照抄照搬、原封不动,更不能连同残存、糟粕全盘保留,而是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内蒙古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大盛魁”的文化精神的科学和时代价值日益凸显,随着实践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打造内蒙古“中俄蒙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的时代背景下,京剧《大盛魁》第一次将内蒙古地方戏二人台元素融入京剧,舞蹈、服装设计也叠加了民族风情元素,保留古典戏曲的创作方式中加入地方戏元素,以京剧独特的腔调配上马头琴、唢呐、等草原乐器,使剧中人物更加丰富、配乐更加独特。古典和现代、京腔和蒙韵相自然结合。京剧《大盛魁》茶叶之路不仅仅是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和平的绿色之路、文明之路、和谐之路。为更好地弘扬“大盛魁”文化精神,结合时代发展和内蒙古工作实际传承多元文化精髓、服务现代国际贸易、推动沿线国家在城市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商道文化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收藏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出彩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十三五来自锡林郭勒的汇报(二十)
草原熏香
京剧《大盛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