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底,全县103个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257.92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有54个,1至5万元的有41个;到了2020年,全县10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实现5万元以上,实现100%村“保五”,达966.69万元,10至30万元的村有30个,30至50万元的有3个,50万元以上1个。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县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发展带动举措的实施。”清水河县委组织部长潘建军告诉记者。
该县着力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通过政策鼓励、乡情感召等措施,“回引”一批思路活、资源广的外出务工致富能人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造血”功能。同时,注重把懂农村经济、熟悉农村工作、富有基层经验、善做群众工作队成员选派为驻村工作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和产业发展指导员。全县共选派产业发展指导员106名,选派驻村工作队员355名,其中,驻村工作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103名。
此外,该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空间。韭菜庄乡三岔河村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多形式流转土地,引导农户发展蘑菇、黑木耳、灵芝等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五良太乡菠菜营村按照筑巢引凤发展路径,在支部的引领下,成立专业合作社,实施肉驴养殖项目,引导农户入股,实现公司、集体、农户三赢;宏河镇聚宝庄村依托设施农业产业园,通过“支部+基地+农户”模式,引进种植反季樱桃130亩、葡萄305亩,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利用好各项惠农政策资金,整合农牧、扶贫、林业、国土等部门项目扶持,在项目申报和产业重点扶贫农户的同时向集体经济发展倾斜。”潘建军介绍,2020年清水河县在确定申报12个产业项目争取上级重点扶持的基础上,从扶贫产业项目储备库中择优选择黑木耳种植、肉牛肉羊养殖、扶贫林果基地、光伏发电等12个特色产业项目,采取村村抱团、联合发展的路径,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我们还充分挖掘和整合农村自然资源,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开拓文旅融合新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潘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