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区税务系统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310亿元,办理延期缴纳862户次、21.6亿元,办理出口退(免)税40.1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34.86亿元……前几日,全区税务工作会议上亮出的一组组数字,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暖意。
放水养鱼,鱼得其所。减税降费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大招,税费的“减法”给企业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获得感。去年以来,为了应对疫情冲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区采取健全服务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举措,确保税费优惠直达市场主体、直接惠企利民,推动各项纾困解难政策落地见效,切实保护和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韧性。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和稳定运行的根基,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市场主体的活力越充足,经济发展的动力就越强劲。当前,我区面对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外部冲击和疫情冲击碰头,发展中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增多,从保就业、保收入到更好地保民生、促消费,都要依赖市场主体这一经济运行的“基石”。只有让市场主体的微观活力不断涌现,才能扛得住风险、顶得住压力,才能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我区市场主体特别有韧性、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少,这也是导致经济恢复缓慢、持续发展困难的重要原因。疫情冲击之下,经济受损的元气尚未恢复,加之国家阶段性应急政策将逐步退出,微观主体面临的困难和考验可能更为严峻,联动带来的就业、增收、社保等民生领域风险也会随之加大。因此,在减法中做足加法,在保护的基础上下足功夫,最大程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既是着眼当下、应急解难的必然要求,也是立足长远、蓄力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务之急,是要突出问题导向,实实在在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当前,我区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难、成本上升、需求萎缩等重重压力,必须把保市场主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强化重点企业关键要素服务保障,在降低融资成本、营造公平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等各方面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的举措,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获得更大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推出更多新招实招,全力打造公平、透明、开放的营商环境。针对审批效率低、准入门槛高、手续繁琐复杂的问题,要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支持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合作和竞争。针对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要全面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发挥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固根本、稳预期、制长远的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让各类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汇聚众多市场主体的“点滴之水”,必将激活经济发展的“汪洋大海”。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在环境上下功夫、在机制上动脑筋、在运行上动真格、在管理上出实招,充分释放市场主体的潜力和活力,就能集聚更多发展新动能,推动我区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