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入新格局,内蒙古的行动坚实笃定

  □本报记者  崔楠

  刚刚闭幕的自治区两会,吹响了内蒙古奋进“十四五”的号角。

  “十四五”开局,内蒙古如何紧扣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迈出坚实而笃定的步伐?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给出了方向:融入国内大循环、畅通内外双循环,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也把脉定向:加强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健全现代基础设施和流通体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融入国内大市场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项项清晰、务实的举措,为内蒙古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擘画出新蓝图,也宣示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决心带领全区2500万各族儿女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奋力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的坚定信念。

  机遇来临,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既是内蒙古的责任担当,也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融入“双循环”的产业优势

  内蒙古作为地处内陆的欠发达地区,是典型的内需主导型、投资拉动型经济。在后疫情时代,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化发展动力的要求更为迫切,任务更为繁重。有专家坦言,不解决产业结构倚能倚重、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业布局相对分散的问题,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就是缘木求鱼。

  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当其冲成为内蒙古融入“双循环”的首要任务,这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寻找区域经济在内需背景下的产业分工地位。

  其实,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上,内蒙古已迈出可喜步伐。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内蒙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煤炭和稀土等产业链,煤电铝一体化达到65%,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70%,稀土永磁、储氢、抛光等新材料产值位居全国前列。

  拾级而上,方得始终。如何更好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内蒙古积极融入“双循环”的产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点明思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生态安全,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们对此十分认同。自治区人大代表龚明珠认为,要以供需两端为着力点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优化升级,促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精准对接国家重点投资方向,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支柱产业。

  内蒙古社科联专家朱晓俊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内蒙古应围绕和服务新的全国产业链、价值链的构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巩固传统产业优势,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供给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

  他认为,内蒙古还应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新机遇,把握国际国内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广泛参与现代能源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农牧加工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健康产业技术体系,现代绿色生态产业技术体系,现代装备产业技术体系,现代材料产业技术体系和现代数字服务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通过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把融入国内大循环落实到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上来,以质量立品牌,以品牌促质量,以区域品牌带动产业和产品品牌质量与品牌联动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更好服务融入“双循环”

  内外融通,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开辟新空间。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对于内蒙古而言,要科学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扩大内需,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关键是要稳投资、促消费、活流通。

  怎样打通投资、消费、流通的堵点?成为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们热议的话题。

  对于如何更好地服务融入“双循环”,自治区人大代表于立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抓好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一是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农畜林产品、高端旅游业发展等,依托增量投入、优化存量格局。二是发挥消费带动作用,从增强消费能力、激发消费意愿、丰富消费供给等方面抓好落实。三是提升外经外贸水平,畅通国内商品运往国际市场的通道,服务好国内商品外销。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稳经济的关键是稳投资,稳投资的关键是抓项目。内蒙古党校教授安静赜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结合“十四五”规划,扩大有效投资,积极谋划推进一批产业创新类、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类、生态环保类、科技攻关类的重大项目,做到项目接续发展,发挥大项目对稳增长的乘数扩散效应。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稳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但消费对我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这始终是我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症结所在。对此,安静赜建议,对于我区来讲,拉动消费一方面要立足区内,确保居民收入合理增长,努力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改善消费环境。另一方面更要眼睛向外,想方设法让更多的人消费内蒙古的产品,吸引更多的人来内蒙古消费,把提振消费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结合起来。

  绿色是内蒙古最大的财富。将绿色转化为融入全国大市场和经济大循环的核心竞争力,必将成为内蒙古的一张王牌。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和绿色环保消费品的需求正在扩大,专家建议,我区要抓住这个机遇,保护好、利用好这个优势,做足绿色文章,大兴绿色产业,创造绿色品牌,向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绿色生态产品,将绿色转化为融入全国大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

  2020年,被一条高铁串联起来的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乌兰察布4个城市,充分体现出区域协调发展的优势,承担起全区经济“发动机”的作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稳步走在全区第一梯队。

  同年,我区服务过境中欧班列5927列,约占全部班列数的一半;组织开行中欧班列300列,同比增长15.4%。

  自治区两会召开前一周,一列复兴号高速列车从赤峰鸣笛驶向北京,标志着赤峰至京沈高铁连接线建成运营。内蒙古“一小时经济圈”逐步融入新发展格局。

  开放激发活力,开放带来机遇。

  内蒙古具有联通内外的天然区位优势和长期形成的向北开放优势,但这个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发展的胜势,区域合作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对外合作水平低等问题比较突出。

  对此,自治区人大代表姜宏认为,利用好区位优势,围绕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大力发展腹地经济、落地经济。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全力建设向北开放中俄蒙先导区,支持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创新发展,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新提升,以良好的开放环境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

  聚焦建立内联外通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代表和委员们都纷纷支招:

  ——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交流合作,加强同东北三省、沿黄省份互惠合作。健全区域合作协作运行机制,在产业对接互补、重点园区共建、重大项目合作和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化生态环保、国际产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务实合作,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统筹口岸、通道和各类开放载体,明确重点口岸功能定位,优化口岸资源整合配置,集中建设满洲里、二连浩特和呼和浩特等陆港空港口岸主阵地,着力贯通陆海空网联运主通道,谋划推进重要枢纽节点城市、货物集疏中心和资源转化园区建设,形成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格局。

  ——延伸丰富中欧班列运行路线,推动始发中欧班列增量扩容,拓展双向货源组织形式,解决好中欧班列“酒肉穿肠过”问题。优化出口质量和结构,增加优质产品进口,统筹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边民互市贸易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建设。

  在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中,内蒙古体现了责任担当,也必将展现更大的作为。一个开放、包容、自信、活力的内蒙古,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地方盟市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07版:要闻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融入新格局,内蒙古的行动坚实笃定
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合理引导公众就地过年
满洲里红色秘密交通线:通往苏联与共产国际的红色之路
2020年我区53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我区交通运输系统春运期间防疫情保畅通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