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陆启国:干实事的 “泥腿子”书记

  □本报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

  黝黑的皮肤、宽厚的手掌,言行举止透着亲切和农民般的淳朴和坦荡,不熟悉陆启国的人很难将他和乡镇党委书记这样的“官衔”联系到一起。2月4日,记者见到这位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党委书记时,他正忙着安排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

  “乌兰浩特市机场就坐落在义勒力特镇,所以党员干部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提高疫情防控意识,才能保证让百姓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陆启国的话不多,但每句都很实在。

  生长在山村的陆启国,对农村环境的落后、农民生活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这让他有了一份情怀,梦想有朝一日能够为农村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2014年,陆启国走上了义勒力特镇镇长的岗位,与全体基层干部一道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建设洪流中,那时候他的模样和现在还有着很大的差别。

  “第一次见到陆书记的时候,他戴眼镜穿着白衬衫,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义勒力特镇宣传委员黄丽娟回忆说,相处久了才发现这位领导“能文能武”。“陆书记总是想在前、做在前,碰到困难不推脱,遇到矛盾不回避,干起工作不休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经常穿一身迷彩服黄胶鞋,带领着我们在路边栽花,扎根在镇里这些年,他越来越像个农村人。”

  两脚泥、一身灰,一群人中就数他最不像干部,是个“泥腿子”书记……这是义勒力特镇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对陆启国的一致评价。在他的带领下,义勒力特镇村两级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典范。

  脱贫攻坚是改变农民贫困面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参与其中的陆启国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沉甸甸。“工作要想干好,脚步先要走到。”陆启国始终率先垂范、奋斗在一线。几年来,他的脚步走遍了全镇17个嘎查村、546户贫困户家中,大量的入户走访,为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及时优化调整工作部署提供了可靠支撑。

  “陆书记能打硬仗,总是冲锋在前,对我们要求也比较严格。”义勒力特嘎查驻村第一书记梁铁柱说,在“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户”过程中,他以身作则,全镇的每个贫困户家都去了三五趟,从精准识别开始,从精准施策入手,认真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措施。“陆书记做了一张小小的联系卡,上面写着自己的联系方式,谁家有什么需求和困难都可以给他打电话。”

  脱贫户修英丽说起陆启国,直竖大拇指,称赞他是用真心、动真情,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陆书记经常去我家,他鼓励我们发展庭院经济,庭院里的农产品卖上了好价钱,村里游客多了,我还开了个农家饭店,2018年底顺利脱贫了。”

  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新一轮发展,陆启国给义勒力特镇确定了“兴安有机部落、塞上浪漫花乡”的发展目标,提出以乡村旅游带动田园综合体建设,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载体和支持。

  开心农场、民俗一条街、水景公园、稻田公园……如今的义勒力特乡村旅游发展已初见成效,举办了乡村国际马拉松、浪漫雪花啤酒节、冰雪节等品牌旅游活动,平均每年游客量达到25万人次以上,“花乡小镇”义勒力特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乌兰浩特后花园”“兴安航空第一站”。

  小镇的繁荣发展不仅让当地群众喜笑颜开,“钱袋子”也渐渐鼓起来。义勒力特嘎查村民辛天喜,就在陆启国的鼓励下,在民俗风情街做起租赁观光车的生意。每年夏天,仅出租观光自行车一项就收入7万元。“我是一年四季忙到头啊,租赁观光、卖烧烤、卖奶茶,一年能收入近10万元,这多亏了陆书记的鼓励引导,让我坚定了从事旅游的信心。”

  “几年来,我们先后获得了内蒙古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自治区民族团结创建进步示范区、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第九批国家‘一村一品’示范镇等荣誉,作为示范引领的义勒力特嘎查也获得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自治区级生态宜居示范村等殊荣。”细数过往,陆启国表示这些荣誉既是鼓励,也是继续前行的动力。“下一步,我们要打造文化乡村,举办更多具有乡村特色的节庆活动,在康养旅游上做文章,做到景村同建、主客共享,积极发展农旅融合,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全域旅游发展的红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云上103
   第06版:校园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看望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 公安民警和信访干部
“文化年味”浸乡村
喜庆秧歌 扭起来
陆启国:干实事的 “泥腿子”书记
他乡过年也能吃到正宗的河套家乡味道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点燃青山烽火 旗帜高高飘扬
史玉东代表:为奶业振兴做点事
把党的政策方针送到基层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