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3月的呼伦贝尔冰雪消融,大地复苏。曾经的贫困旗、贫困村和贫困嘎查,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村容村貌,无论是致富产业,还是增收渠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精气神足了,口袋鼓了,一幅小康图景跃然纸上。
“十三五”以来,呼伦贝尔市累计脱贫131198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286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2个国贫旗、4个区贫旗市全部摘帽。
“有党的好政策,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好日子就有奔头!”过去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何辉萍,依托鄂温克族自治旗精准脱贫生猪养殖项目,联系其他两户贫困户合伙办场,当年人均收益超过1万元。如今何辉萍已经住上50平方米的新房,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还饲养着6头奶牛、20余只羊。
好产业、好项目编织起贫困群众幸福网。几年来,呼伦贝尔市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结合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拓宽增收途径,助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形成村村有脱贫产业项目,人人有增收门路的良好局面。食用菌、中草药、蔬菜大棚、庭院经济、标准化养殖、村级光伏……这些过去群众陌生的产业项目,如今已成为他们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该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3679元增加到2020年的13840元,年均增长30.3%;累计完成122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解决了45271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嘎查村全部通硬化路、动力电、生活用电、宽带和光纤,配齐卫生室、村医、文化室、文化广场和超市,集体经济均有稳定收入且实现递增。
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该市累计实现贫困人口就业7万余人次。完成6121名贫困人口、3076套安置住房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2座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到位4375万元,鄂伦春自治旗17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累计收益659万元。
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该市建立辍学学生动态管理数据库,实行动态监测,全市范围内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符合救治条件的贫困患者做到应治尽治,贫困慢病患者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累计培训各级扶贫干部25.6万人次。
社会帮扶取得显著成效。该市落实京蒙扶贫财政援助资金2.73亿元,累计实施项目166个,涵盖产业扶贫、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中央定点包扶单位累计向定点帮扶的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直接投入1510万元,引入资金220万元,扶持当地产业扶贫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万企帮万村”行动累计投入2071万元,带动贫困人口3634人。
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呼伦贝尔市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确保干劲不减、劲头不松;摘帽不摘政策,持续聚焦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工作;摘帽不摘帮扶,持续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摘帽不摘监管,不断健全防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持续加大防贫保险资金投入力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呼伦贝尔市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脱贫攻坚的精神和干劲努力建设美丽富饶、和谐安宁的呼伦贝尔,绘就乡村振兴的幸福生活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