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保定:“政策这么好,我们哪有理由不往前奔”

王保定及时为羊铡草料。
脱贫致富后的王保定夫妇。
  □本报记者  王玉琢  通讯员  裴飞雄

  “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让我们家的日子有了希望……”5月30日, 61岁的王保定高兴的和村干部聊着脱贫前后他家生产生活的变化。

  王保定是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大场子村村民,2017年已经脱贫的他,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腿部落下残疾,高额的医疗费让王保定一家再次陷入困境。

  “手术费和后期治疗花费了9万多元,家里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没办法,大部分钱都是女儿跟亲戚朋友们借来的。”说起那段日子,王保定的妻子一脸的愁苦。王保定这一病,切断了家里的所有收入来源,即将面临高考的儿子得知消息后,休学半年回家照顾受伤的父亲,为了给家里挣点儿钱,他甚至还动了辍学的念头。

  村里了解情况后,积极为王保定一家排忧解难。同年,他家再次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8年,精准扶贫的利好政策再一次点燃了王保定对生活的希望。村里为他家送去了30只基础母畜和一头母牛,建起配套的养殖棚圈,考上大学的儿子也享受到每年1万元的教育补助。

  有了产业发展的基础,生活就有了保障,更有了盼头和奔头。王保定身体痊愈后,一天都没有耽搁,放羊、养牛、种地成了家里最当紧的营生,因为欠下的钱要还,儿子的学费要攒,最重要的是,精准扶贫的及时雨给足了王保定脱贫的信心。

  这两年,王保定一家不仅还清了所有的欠款,30多只“扶贫羊”变成了近50只“小康羊”,女儿毕业后在内蒙古工程学校当起了老师,有了稳定收入,儿子今年读到了大三,眼瞅着也能赚钱养家了,经济负担越来越轻,日子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按着老两口的规划,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来年还想再多养两头牛。如今,和村干部算起家里的收支,老两口底气十足:“一年光卖羊羔就挣了3万块钱,今年再把牛养好,生一头小牛犊就是1万块钱,种的15亩玉米地,除去牲畜吃的,还能再卖个1万来块钱,一年怎么也能收入5万块钱左右,管够我们过好日子了。党和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哪儿有理由不往前奔的……”王保定的话语中不仅充满感激,更流露出要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信心和决心。

  王保定虽因病返贫,但没有自暴自弃,扶贫政策帮一把,自己好好干一把,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保定一家甩掉了“贫困帽”,满怀信心地迈向实现小康梦的征程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04版:要闻·广告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刊
   第08版:影像力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科技
赵晓君:“让乡亲们的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赵美玲:“我要把老百姓的红火日子剪出来”
杨海昌:“自己通过劳动得来的更踏实”
王保定:“政策这么好,我们哪有理由不往前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