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斤黄豆,一片林子

记者在“刘少奇主席纪念林”前现场采访。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蔡冬梅  王冠静  李新军

  包萨茹拉  金泉  朝波

  6月14日,五月初五,端午节。

  一大早,“‘永远跟党走’——草原云·百名记者万里行”大型传播活动报道组成员匆匆走进餐厅,准备吃完早点就赶往下一个采访地点。

  餐桌上,大家发现,一盘颜色特别的菜肴已经摆放在那里。

  “炒黄豆,好吃!”有人边吃边惊喜地喊了出来,显然,这道小吃勾起了人们的童年回忆。

  嚼着香喷喷的黄豆,与记者随行的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宣传部主管李明打开了话匣子。

  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林区人由于吃不上蔬菜,很多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全身浮肿。

  1961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考察,当他看到这一现象后,当即特批每名林业职工及家属每月1斤黄豆来补充营养,同时还要求林业局办农场,种蔬菜、土豆等,解决职工群众副食品供应的问题,后来这一斤黄豆又增加为二斤。

  这珍贵的黄豆救了林区很多人的命,人们都叫它“营养豆”“救命豆”,黄豆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林区人民所传颂。

  学党史、忆党恩。

  今天,当我们听着这“一斤黄豆”的感人故事,不由得要去探寻那片被称作“刘少奇主席纪念林”的林子……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驱车行驶20多公里,就进入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海,高大挺拔的樟子松,屹立在山之巅。松柏绿树、雕塑群像交相辉映,折射出“刘少奇主席纪念林”的宏伟与庄重。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图里河森工公司职工杨忠良。他告诉我们,他的父亲杨振起也是雕塑群像之一。1953年,杨振起从部队转业来到大兴安岭林区,担任原西尼气林业局汽车队驾驶员。1958年,杨振起首创“汽车运材列车化”新模式,创造了一次拖运17节拖车运送原木361立方米的全国最高纪录,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大兴安岭林业系统“红旗标兵”等荣誉称号。

  过去的日子里,杨忠良时常来到这里,回忆当年父辈们艰苦奋斗的岁月。他凝望着纪念林前的雕塑无限感慨:“我的父亲是第一代林区人,我是第二代,如今我的孩子也扎根成为第三代林区人,我们世世代代都要把这片林子守下去!”

  图里河森工公司工作人员吴雪晶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刘少奇主席纪念林’已成为我们当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打卡地。”

  “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新一代的林区人,不忘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对林区的谆谆教诲,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保护好祖国北疆这片绿色林海的伟大历史征程中,阔步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特刊
   第05版:评论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 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驰而不息打好打赢这场硬仗
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十堰市燃气爆炸事故重要指示和 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 安排部署加强全区安全生产工作
有“颜”又有“料”
依法治区步履铿锵 法治内蒙古行稳致远
一斤黄豆,一片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