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撒播音符

  □钟灵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了音乐的点缀,往往会变得更加有光彩。音乐仿佛黑夜中满天的繁星,如同花圃中芳香的鲜花,给人一种不可言状的快感。

  一直不知道该怎样动笔去写杨海源老师的艺术人生,惭愧于自己对音乐的涉猎不够深,无法与一位声乐教育家实现一种坦诚而碰撞式的对话。早在1994年春天,我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声乐系琴房,目睹领略了杨老师教学的风采,挤满求学者和艳羡目光的小小琴房里,杨老师示范演唱《小二黑结婚》女声唱段。他风度翩翩,情境投入的授课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与杨老师接触寥寥,然而用文字描述杨海源的艺术情怀、艺术造诣,是我27年里萦绕心头的一个夙愿。

  前些日子,时隔27年,我与杨老师再次相见。还是那一米阳光的距离,老师虽不似当年“兰叶葳蕤”,却已是那位林栖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潇洒与淡然。

  杨海源,一位蒙古族歌唱家,出生于鄂尔多斯东南部的伊金霍洛旗。他从15岁懵懂少年时离开家乡,踏上了求学从艺之路,到内蒙古艺术学校学习,三年后进入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1979年,他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张松益教授,系统学习歌唱艺术,在专业歌唱艺术与声乐学习道路上迈出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步,并走上一条更加宽广、高远的艺术之路。四年之后,杨海源怀着赤子之心回到家乡,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担任声乐教师。2002年,作为引进人才,杨海源被调入天津师范大学。

  抚今思昔,当我翻开杨老师的履历,一幕幕往事映入眼帘。杨老师从艺48年、执教38年,教授出300余名声乐本科生、研究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在“青歌赛”“孔雀杯”获得奖项,有的学生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萨日纳奖”等。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他说:“我没什么成就,就是多带了几个学生而已,什么类型的声乐学生都带过。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尽量找到学生的个性,运用西洋的、民族的科学发声方法,教授孩子们,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声音。”

  再看杨老师个人学术成果,可谓硕果累累。他多年来沉淀于岁月里,在艺术的天空里遨游,笔耕不辍。他按照学术视角与研究方向,分别在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声乐理论与声乐教学三个方面发表了不少有分量、影响大的论文,受到业内人士的赞赏。

  2021年6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去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聆听杨海源老师的讲座,出乎预料的收获,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杨老师从哲学思考到文学影响,从哥特式建筑到意大利歌剧风格,从古典名著阅读到古诗词歌曲演绎,从《茶花女》到《黄河怨》,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到蒙古族民歌,举一反三,信手拈来,从声乐审美、文学修养,到古典西洋互补论和当今声乐发展的走向判断,洋洋洒洒,思维敏捷而清晰,谈吐风趣而随和,尽显大家风范。正如杨老师讲座的结尾语:“艺术的形态与工艺是感性的,而关于艺术的释义与思考却是理性的。我用理性的方式言说感性,又用感性的语气追问理性。游走于形而下的教学实践、形而上的艺术哲思与形乎上下的学术写作,此中况味,自在、怡然。有道,无意……”眼前的杨海源,让在座的同仁们情不自禁报以真诚的掌声。声乐教育家的风采倾倒了每一名悉心聆听的艺术追求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草原号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观察·锡林郭勒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一座城的红色记忆(组诗)
望夏月
高原的浪漫
丛生
呼伦贝尔抗联英雄园
撒播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