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阁表演队伍已经走远,观看的人们仿佛还在回味。这里是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位于阴山山脉的中部,北面是连绵起伏的大青山,南面是广袤的土默川平原,孕育了古老而美丽的中国传统村落——腊铺村,也滋养了很多魅力万千、特色鲜明的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脑阁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悠久 成绩斐然
脑阁艺术的起源,可以上溯至隋唐时期。早期的“抬阁”“节节高”“背棍”等表演形式,在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传至大江南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下形成了不同风格和流派。如广东的“飘色”、水上表演的“水色”、马上表演的“马色”等,形式多种多样。
土默特左旗脑阁是在抬阁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相传是清朝时土默特首领为迎接康熙皇帝举行盛大庆典而从山西引进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腊铺村农民陈月喜今年68岁,是脑阁的自治区级传承人。他介绍,脑阁是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等地区的方言,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其中“脑”的意思是将物品或人高高地扛起,“阁”则是一个捆绑焊接得非常结实的铁制架子。演出时将铁架子固定在一个成年人身上,这个扛阁的成年人被称为“色脚”,架子上站1至3名儿童,叫做“色芯”,每一成人与儿童的组合称为“一架”。“色芯”一般是3到8岁体重低于25公斤,长相俊俏、聪明伶俐的孩子,他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戏服,妆扮成各种戏剧人物,再以花草彩绸装饰,如仙子下凡。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凡是参加脑阁表演的孩子,都会更加地平安、健康,所以很多家长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脑阁表演。
毕克齐镇腊铺村是有名的“脑阁村”,许多村民都是被父亲或爷爷“脑”在头上度过了童年。今年69岁的胡连刚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脑阁自治区级传承人,他六七岁起就开始在父亲肩上进行脑阁表演,成年后,又担当起了色脚的角色,扛着自家儿孙上街表演,几十年间,从未间断。
胡连刚见证了土默特左旗脑阁表演艺术的辉煌——1992年,毕克齐民间脑阁队赴深圳锦绣中华景区参加中国民俗文化村展演,荣获“弘扬民族文化”优秀奖。2006年,他们又代表我区参加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暨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凭借作品《吉祥草原》获得我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2008年,脑阁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他们更是接到不少活动邀约,多次参加呼和浩特市、自治区重大节庆展演,还参加了《改生》《大盛魁》《长城内外》等多部电视剧的拍摄。
兼收并蓄 大放异彩
在土默特左旗,每年正月的社火活动中,脑阁表演都是重头戏,意为欢庆前一年的丰收,并预祝当年丰收在望。此外,婚庆、庙会等一些红火热闹的活动也少不了脑阁表演来助兴,脑阁早已成为喜庆吉祥的象征。
土默特左旗脑阁有着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糅合了戏剧、杂技、舞蹈、音乐、力学、造型、装饰等艺术、工艺门类的元素,逐渐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本土艺术形式,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结合体。
脑阁所展现的内容以传统题材的历史故事为主,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白蛇传》《西游记》《八仙过海》等,还有表现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人物的故事,如《昭君出塞》《草原英雄小姐妹》《阿勒坦汗与三娘子》等。
进入新时代,脑阁艺术也在积极创新,表演的主题大多演变为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团结、国富民强,表现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形式、新内容也越来越多。“有的是表现神舟六号飞船的,有的是表现北京2008年奥运会福娃的,还有满、回、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服饰的展示。”胡连刚介绍。
脑阁表演起来不仅十分热闹,而且还有很高的技巧性。色芯把铁架子遮挡在戏服里凌空而立,色脚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陈月喜擅长的是难度最大的三人架,他说,一架脑阁最难掌握的是起落环节,以三人架为例,铁架子50多斤,3个色芯近150斤,扛起近200斤的重量,保持平衡是个技术活。
“这是一种巧劲儿,用小腿及以下的力量带动全身,在锣鼓的伴奏下扭、颤、摆、走,再带动上面的儿童自然地跟着左右扭动。”胡连刚告诉记者,表演时,色脚表演者不仅要踩着鼓点走出漂亮的步伐,还要会做扭腰、转身等花哨动作,让上面的小孩子翩翩起舞,二者形成一个整体,才有舞蹈的美感。
脑阁表演一次一般5分钟左右,对色脚的体力有很高的要求。“2006年我们去广州参加飘色比赛,全程需要走6里地,我们硬坚持下来了,还能够夺冠,真是有点毅力了!”今年 71 岁的杨满清同样是脑阁自治区级传承人,作为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演员,他已不再担任色脚的角色,却仍舍不掉这门技艺,当起了队伍的指挥和导演。杨满清介绍,在演出队伍休息的时候,成年人是坐在一个特制的板凳上,后面有专门的人负责踩住板凳保持平衡,这样演员们就可以得到短暂的休息。
胡连刚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里珍藏的演出照片,“我就是专攻这个高低架的,这个架子也叫偏架,脑起来难度比较大,下面这个小孩要比上面那个小孩重一些才能达到力的平衡。你看,这个扮演的是吕布,这个扮演的是貂蝉。”胡连刚说。
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
杨满清回忆道,上世纪50年代,脑阁表演活动一度停滞,改革开放后得到恢复,当时一连演了4天,天天人挤人的围观欣赏。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的外迁,昔日村镇上的孩子们争做色芯的盛况已不再,脑阁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困难重重。
近些年来,当地一直在推动脑阁的保护和发展。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腊铺村兴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默特左旗脑阁传习所”,每逢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有重大节庆活动,都会安排脑阁表演。2016年,腊铺村建起了民俗文化馆,村委会2021年在此馆中专门开辟了脑阁展厅,把脑阁的演出服饰、道具等进行集中展览展示。
2019年,土默特左旗文化馆组织了“传承非遗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胡连刚、杨满清、陈月喜等传承人走进毕克齐中学等学校,向孩子们介绍脑阁,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他们还编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脑阁传习讲义》内部培训资料,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了脑阁艺术的技巧和发展等内容。
毕克齐民间脑阁队从1977年的15架脑阁、60多人参与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支拥有24架脑阁、140多人参与的庞大队伍。
“我们是国家级非遗,不能断链呀,我们一定得把传承工作搞好。”胡连刚感慨地说,他的脑阁技法来源于父亲和爷爷,如今,他又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儿子胡新龙,“让年轻人学起来,把这门民间传统艺术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