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棚都是去年建的,共20亩。”走进太仆寺旗千斤沟镇六号村村民刘云锋的草莓种苗育苗基地,一排排银光闪闪的日光温室大棚格外显眼,进入室内,绿意葱茏,绿油油的草莓苗长势喜人。刘云锋高兴地说:“草莓苗都是从北京市昌平区运来的,育好苗后相关企业全部回收,几乎没有市场风险。”
在脱贫攻坚的收官战中,太仆寺旗千斤沟镇抓住京蒙扶贫协作有利契机,积极争取京蒙扶贫资金,精准实施草莓种苗育苗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千斤沟镇大圪洞村、六号村、西大井村3个新型经营主体争取到草莓育苗项目,其中六号村种植大棚40座、大圪洞村60座、西大井村6座。草莓育苗项目开始以来,用人多时有20多个村民在这里务工,人少时也有7、8个人,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
近年来,千斤沟镇党委坚持“融入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理念,把握方向抓发展,理清思路抓落实,使全镇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党的建设长足发展的大好局面。
千斤沟镇党委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依据政策,结合实际,建基地、强产业、创品牌。种植业方面,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蔬菜、马铃薯、甜菜、葵花、仓储等产业,中草药、饲草料种植稳中有升。养殖业方面,实施“减羊增牛”,大力倡导育肥产业、肉牛产业,实现了农村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在脱贫攻坚战的推进中,千斤沟镇还把基层党建、精准脱贫有机融合,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创新实施了“扶贫+X”工作方法。加大到户项目“点单”扶贫工作力度,支持贫困户发展“一亩薯”“两口猪”“两头牛”“小三养”等特色种养业;落实资产收益带贫模式,通过24兆瓦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为78户残疾和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3000元,稳定分红20年;实施“牛羊托养托管”带贫模式,大力发展安格斯优质肉牛养殖,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的“托管”方式,全镇建档立卡户40户共托管肉牛66头,户均增收3000元;稳步推进手工扶贫车间带贫模式,日式拖鞋生产、宝昌熏兔加工车间、服装缝制等3个扶贫车间,带动2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每人每天收入100元左右;积极实施京蒙对口帮扶带贫模式,走出了一条草莓育苗等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下转第3版 ■上接第2版 有效推动了全镇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
千斤沟镇是传统宗教集中集聚区,村党支部肩负着搞好基层党建工作和协调处理宗教事务两大任务。镇党委把党建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积极建立农村坚强的党支部班子,巩固和发展农村党组织领导地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班子选配上,坚持把政治立场坚定、群众公认度高、上级组织放心的人推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为村里配强 “领头雁”,并要求班子成员有坚定的党性原则和正确协调宗教事务的能力,积极探索在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优秀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村党支部补充新鲜血液,有力地提升了该地区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为使党建工作跨台阶、上水平,镇党委实施村党组织“星级管理”“网格化管理”“最强党支部”建设。建立镇、村、社组三级网格,全镇共划分网格100个,配备100名网格长和202名网格员,全面开展网格化治理。推行“村规民约”治理机制,覆盖全镇37个行政村。积极开展村集体经济“清零递增”行动,引导各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截至2020年底,全镇37个行政村全部拥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以上的有6个村,其余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了7万元以上。
在具体工作中,千斤沟镇党委围绕“夯实党建促发展、干群同心创大业”的工作思路,明确镇党委书记为全镇党建第一责任人,完善党委工作各项制度,切实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作风。全镇党员干部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积极行动、迅速响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做得好,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此同时,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构筑起上下配套、团结协作的组织网络,稳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近年来,千斤沟镇党委被锡林郭勒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评为“2018年全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2021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