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辽上京遗址: 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

辽上京遗址。
  □尹静雅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15公里处,196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辽史·地理志》记载,辽上京城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两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

  皇城平面呈不规则的六角形,皇城由外城、宫城两部分组成,宫城位于皇城中央偏东北,地势相对较高,宫城内部遗迹大多保存较好,宫殿多集中于西北部,按照中心对称的形式进行排列,东北部相对空旷,推测这里可能是曾经安置毡庐的地方。城东南设有回鹘营,这里生活着来自回鹘的商贩,城西南设同文驿、临潢驿,是使馆区。位于城西南高地上的西山坡遗址,是辽代重要的佛寺遗址,规模庞大。

  汉城位于皇城南面, 《旧五代史》记载,上京城以南为汉人起居生活的城区,因此将其命名为汉城。汉城之北及东南现有两条小河,会于汉城东北角,汉城保存状况较差,东、南、北三面城墙多已被夷平,西墙也所存无几。

  辽上京城始建于公元918年,是游牧民族契丹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第一座都城,也是辽早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辽疆域广阔,横跨游牧和农耕两个区域,生活着契丹、汉、奚、渤海、党项等众多民族。为巩固政权和维护边疆安宁,辽推行“北南分治”以汉治汉、以夷制夷的统治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适应不同民族不同状况,因袭其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政治组织形式,使用原有的制度和文化,而上京城遗址的布局也正是这一政策的体现。

  这种“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在当时促进了辽的政治团结和民族联合,稳定了社会秩序,加速了文化融合,使辽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多民族国家维持统治200余年并成为中国北方举足轻重的大国。

  辽代建立之初,虽受到汉文化的冲击,但在思想意识层面,依然保持着契丹民族最初的崇拜、信仰和生活习俗,所以辽上京遗址,房屋建筑面向东方,有专门安置毡帐的区域,但到了辽代中后期,不断吸收中原文化,他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改变,开始以“中国”自居。

  辽灭亡后,西辽在西域推行汉文化,后来中亚和俄罗斯将中国称为“契丹”,就是受到了辽的影响。

  契丹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使“中国”内涵及外延不断扩大,地理疆域由中原农耕区扩大到北方牧区,文化也变为融合了游牧文化的礼乐文化,民族也包括了辽统治下的契丹、党项、奚等多民族,为后来的中华民族形成奠定基础。而且,“分而治之”作为辽留下的宝贵经验,已成为金、元、明、清等历代王朝在统治众多民族时采用的共同标准。

  历代统治者从思想文化、政治制度、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采取措施,不断促进各民族在交往中深度融合,动态地塑造了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推进了多民族、多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特别是到了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苦难进程中得到淬炼、升华,成为凝聚各民族的精神力量。

  历史证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打破狭隘的本民族文化认同,有效弥合各民族间的文化隔阂和价值冲突,才能凝心聚力,铸造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激发主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要闻·广告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地方盟市
辽上京遗址: 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
见证元代路级城市的多元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