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足“四个共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哈达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表明了增强文化认同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在今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历史观”命题,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要以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引领,通过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 

  几千年来,在内蒙古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北疆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内蒙古地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摇篮之一,曾诞生过很多游牧民族部落。匈奴最初兴起于阴山山麓,后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以东的鄂尔多斯高原。东胡自商代初年开始分布于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鲜卑兴起于大兴安岭,后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南下西拉木伦河流域,是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突厥原住于阿尔泰山南麓,后迁入漠北草原,并逐渐统一大兴安岭到咸海之间的土地。契丹起于老哈河流域,后建立辽朝,定都临潢府(今巴林左旗境内),疆域广阔。女真是中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后建立金国,其控制地区西北到达河套地区。“蒙古”从最初额尔古纳河畔的一个部落,逐渐统一蒙古诸部落后演变成了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后建立了“蒙古汗国”。

  自古以来,各民族就呈现出你来我往、频繁互动的态势。特别是自秦代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范围不断扩大,融合程度逐渐加深,从而形成和巩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经过数千年风雨历程,各民族对内蒙古地区的开发、对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的建设,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经几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开拓着脚下的土地。

  各民族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每一次大统一吸纳的民族就越多,从而共同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壮大。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等,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历史;胡服骑射、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改革等,都是各民族共有的历史佳话。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中国历朝历代都把维护多民族的“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先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汉朝“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隋朝“协同内外,混一戎华”,元朝“天下一家,一视同仁”……这种维系统一、各族一家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为各民族的精神共识。经过各个民族、各个朝代的共同努力,最终写就了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多元一体、赓续不绝的中华民族史。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

  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经济文化交融的重要舞台。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进入内蒙古地区,其代表为今呼和浩特市东郊的大窑文化,这里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制造场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共存。位于今赤峰市敖汉旗的兴隆洼文化,是目前已知的东北亚地区文明的第一个历史高峰。而后继的是大名鼎鼎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对龙文化的崇拜,成为中华民族“龙”神话信仰的起源。“草原丝绸之路”分布着秦直道遗址、黑城遗址、元上都遗址等一系列古城遗址,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客观上促进了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内蒙古境内有各时代长城墙体7570公里,占到中国长城资源总量约三分之一,抒写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奇迹与辉煌。这些文化遗址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代表。

  内蒙古特殊的丛林、草原地带造就了独特的游猎、游牧文化区域的人文环境,而特殊的长城、黄河地带也造就了独特的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影响交融的人文环境。从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格斯尔》,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从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短调民歌——爬山调,到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漫瀚调;从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到额尔古纳河畔俄罗斯族民众的“春节”——巴斯克节……内蒙古大地上的民族文化遗产异彩纷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最终成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民族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

  “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内蒙古大地上的各民族承载着共同情感寄托、共同精神信仰、共同价值理念,留下了不朽的历史佳话。在今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南岸,昭君墓已矗立两千余年——它以史言明,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互相依存、休戚与共,也时刻提醒后人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公元1247年,在“凉州”这片连接着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中原农耕文明和边疆游牧文明的土地上,发生了“凉州会盟”的历史佳话。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柄用汉、满、蒙古三种文字写着“渥巴锡进”的蒙古族腰刀——见证了“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的壮举,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是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乌兰夫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的产生、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大青山抗日根据地、锡察草原的革命武装、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骑兵挥师辽沈平津战役……内蒙古各族儿女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了“最好牧场为航天”“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先进事迹以及牛玉儒、都贵玛、廷·巴特尔等模范人物。“蒙古马精神”“乌兰牧骑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脱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在新时代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伟大精神提供了坚实文化因子。

  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准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准确认识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各民族为中华民族作出的历史贡献,壮家国之骨、铸团结之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思想基础、凝聚精神伟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北宸智库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要闻·广告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刊
   第07版:专题
   第08版:锡林郭勒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特刊
   第11版:出彩
   第12版:收藏
走好高质量发展新路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立足“四个共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勇于自我革命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