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纷至沓来,企业家们是怎么想的?
远景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张雷表示:“十分看好包头的发展前景,将全力推进在包项目建设,持续深化企地合作。”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翔说:“不要特别政策、不要支持资金,只因为看中了包头的营商环境、工业基础、产业生态。”
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念淮表达得更是直白:“在包头投资兴业,和当地政府部门及园区的关系,就像谈恋爱一样愉快、融洽。”
兑现一句“包你满意”的承诺,包头市委、政府一诺千金、不遗余力。
2021年,包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全市上下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对标最高标准,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包头不断自我革新。《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关于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从顶层指挥并激发着全市营商环境向全方位、深层次不断优化推进。
审批越来越少、服务越来越好、速度越来越快,成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最切身的感受。
“不到三天就办下了施工许可证,为我们赶工期节约了宝贵时间。”从拿地到拿到施工许可证,时间缩短了2个月,需要准备的材料缩减了一半,跑腿次数也大大减少,包头一机置业有限公司水岸御景项目的开发报建负责人尚文涛体验到的变化,正是包头市聚焦“少好快”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成果。
为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包头市持续精简优化,力争要素最“少”;多维整合提升,力争办事最“快”;贴近企业群众需求,力争服务更“优”。到目前,全市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申请材料减少20%、证明材料减少60%、办事环节减少24%、办理时限减少54%、跑动次数减少40%,市民满意率达99%以上。
“少好快”的背后,是各相关部门的奋力拼争和不断创新。
包头市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政务服务等部门开展“集中审批日”活动;工程建设领域形成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的管理体系;税务部门推出“容缺容错信封”免费服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全区首创设立的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线上平台“包检道”更加完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部门推出了“掌上办”“不打烊”“大综窗”“帮办代办”“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窗口无否决权机制”“政策咨询服务专区”“码上监督”等特色服务。为加快项目审批手续办理速度,包头市在市、县大厅和各园区组建了代办帮办队伍,为重点项目、园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帮办服务。
各旗县区也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意见,由主要负责人作出公开承诺、接受全社会监督,争相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昆区推出系列举措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最省营商环境样板;东河区建成自治区首家规模最大的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实现19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办理;石拐区搭建自治区首个民营企业之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难点;白云矿区率先在旗县区开展分类“一窗受理”,十几个部门580个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达茂旗创新推出“马背政务服务”模式,代办、帮办、上门办,由“等待群众上门”向“主动入户帮办”转变……
包头市发改委主任雷殿军表示,围绕打造全国一流、全区第一的营商环境目标,对标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和杭州等6个标杆城市,包头对44个市直部门、单位进行预评价,其中开办企业、纳税、市场监管等3项指标已达到上述6个标杆城市的水平。
如今在包头,企业和群众可以明显感受到便民利民惠民、尊商重商爱商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这些努力,更成为包头吸引诸多优质企业落地的“吸铁石”。
1月28日,包头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今年的第一批重点任务《营商环境100条》。今年,包头市继续瞄准最高标准,加大攻坚破阻力度,将滚动推出系列落实措施,实现对标一批、落实一批,完成一批、新推一批,形成接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引领体系,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深层次一流营商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