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年好兆头 养牛有奔头

  □本报记者  赵弘  实习生  郭贺

  正月初六,记者伴着冬日暖阳走进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西山根村,一栋栋蓝顶现代化牛舍“一字排开”,萝卜角、升子嘴、枣红色、柱子腿的牛儿们“哞哞”高歌,奏响了万头肉牛养殖小区的晨之曲。

  春节这几天,赶上下牛犊儿,张华两口子忙得热火朝天。2020年,张华一家来到西山根村养牛小区。经过两年的发展,张华家现有肉牛70头,每年稳定收入可以达到30万元。“新年好兆头,养牛有奔头。我们养殖小区的村民们都指着这些牛过日子呢!”今年54岁的张华一边给牛投放饲草,一边高兴地说。

  近年来,十二吐乡立足县域发展定位,围绕构建“菜、果、牛、药”产业发展格局,于2020年在西山根村建成投入使用了万头肉牛养殖小区。截至2021年末,养殖小区吸纳规模养殖户93户,建设标准化圈舍6万平方米,肉牛长期存栏可达1.1万头,年出栏量可达1.8万头(只),今年养殖小区收入突破3500万元,辐射带动181人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并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实现了“人畜分离”“退村入园”。

  “在我们这里,通过养牛过上幸福生活的不止张华一家。”西山根村村委会主任刘树清介绍,养殖小区主要采取养殖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经营,坚持育与繁两条腿走路,推动品种改良、技术服务,着力解决后顾之忧,让全村老百姓都能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靠着养牛,养殖户张石鹏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过年不仅添置了新家电,还给牛购置了一台草料车。“我家有140多头西门塔尔牛。我们养牛既不用担心技术问题,也不用操心销路,这些政府都会帮忙搞定。一头肉牛的出栏周期约为11个月,平均重量达550公斤左右,扣除买牛成本能净赚4000多元。”算起收入账,张石鹏兴奋地说。

  2018年,26岁的张石鹏结束了外出打工的生活,回家跟着父亲当起了牛倌。仅两年时间,张石鹏的牛从70头变为140多头,这不仅让他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创业信心。下一步,他打算将养牛规模从当前的140头再增加30多头。

  产业稳步发展,群众安居乐业。据了解,养殖小区建成的两年时间里,西山根村肉牛养殖数量累计达到31245头,当牛倌、牵缰绳,牛起来的西山根老百姓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4版:特刊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社会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要闻
平安冬奥 有我守护
包头:能源革命全速启航
流光溢彩
祝福春联送到家
锡林郭勒:奋力推动新时代 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大年初二的两盘凉饺子
新年好兆头 养牛有奔头
要闻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