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正不断向基层延展、为基层赋能。但据媒体报道,在某些地方,“数字形式主义”有所抬头,各式各样对基层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的投票让广大基层干部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了公款买票、刷票等乱象。
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对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借助各种各样政务APP、微信小程序,各级政府部门不仅可以实现政策、政务信息从发布者到接受者之间的广泛快速直达和及时反馈,而且人民群众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政务服务群众的“一网通办”“一键完成”,实实在在提高了政务服务办事效能,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数字化改革获得感。但有的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却滋生出“数字形式主义”,如在某些网络问政平台上,对群众反映的个性化问题,回复统一而“官方”;有的地方为了提高工作APP(手机应用软件)点击率和官方微博活跃度,给基层下指标、搞摊派,每周排名通报,使基层不胜其扰。更有甚者如网络投票评价乡镇工作,一些乡镇花钱在网络上买票,请“水军”到指定的APP(手机应用软件)上去投票,发生了一个两三万户籍人口的乡镇,1个手机号投1票的前提下,却投出了7万票的怪事。屏幕变屏障,让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望数生畏”。
“数字形式主义”表现形式多样,但本质还是忽视实际、脱离群众,其背后是政绩观错位、作风不严不实。未来,数字化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好助手。但重视数字化建设不等于就能用好数字化,“数字形式主义”不仅是对人力财力的损耗,还会使具体工作任务停留于网上“空跑”状态。在推进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不把目标导向放在提升群众获得感、提高基层办事效率上,只把目光放在上级满不满意、任务有没有完成上,还是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其背离民意和实际,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数字化建设是搭建政府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有效沟通互动的便捷桥梁,必须摈弃“数字形式主义”。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重数字治理在提升服务效率、办事能力等多维度的实效,正确处理数字化技术和现实需求之间的关系,努力把更多的精力和支出投入到改善民生当中,用实打实的举措代替形式主义虚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基层数字化建设和应用情况的监督监察,规范各类评选、投票行为,对搞数字化面子工程、形式主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狠杀“数字形式主义”风气。
数字化是手段,为民服务是根本目的。把握政务服务数字化的初衷,坚决杜绝各种“数字形式主义”,才能推进数字化建设健康发展,使基层数字化转型发展真正为民所用、为民服务,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