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过,阳光明媚,气清景明,草木萌动,万物皆显。
清明节将至。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今同此时,家国共清明。
清明节:凭吊先人 更要珍惜当下
□苏永生
春风送暖,清明又至。在寒冬中蛰伏的生命又焕发了勃勃生机。
清明是祭祀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凭吊先人、缅怀先烈,向逝去的人们表达崇敬与怀念,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使情感得到寄托。但是,我们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更要珍惜当下,继承先人的遗志,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状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尊敬先人、崇尚英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父母等亲属生养死葬、对逝者经常凭吊是子女等后辈的本分。只有这样,才能不忘做人的根本,不忘来时路;对英烈经常进行缅怀,牢记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积极贡献,能够让我们深刻认识现在美好生活的不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勇毅前行。
凭吊先人,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凭吊先人,更要珍惜当下。一张纸、一炷香、一杯酒、一束花、一棵树、一篇怀念文章,不同的形式都可以用来祭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祭祀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比如,在城市街头焚烧冥纸、摆放祭品,不但存在火灾的隐患,而且影响了市容市貌,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在农田、草场、山林附近焚香烧纸,极易引发火灾、酿成大错。而采用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等方式,就显得更有意义。
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先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幸福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牢记他们的伟大功绩,将先烈们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倍加珍惜得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新时代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抚今追昔,我们唯有不懈奋斗,才能告慰先辈们的英灵;唯有不懈奋斗,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气清景明融两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按照古代天文测定,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大地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呈现气清景明之象,故称清明。
“历史上,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所载节气名称和顺序与现代通用的二十四节气相同,标志着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内蒙古文旅专家宋和平说,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秉承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大约始于周代。
宋和平说,清明节习俗融合了古代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也融合了南方和北方的习俗,祭祖扫墓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自古传承的两大礼俗,至今为国人所重视。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上巳”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魏晋以后,上巳节节期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宋和平说,如今,上巳节已演变成了南方少数民族的情人节、泼水节、狂欢节和民歌节。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晋文公为了纪念具有忠臣之志的介子推将此日定为禁火寒食之日,后代就称寒食节。寒食节禁烟火,只吃冷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也包含着忠诚孝顺正义清廉之意。宋和平说,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今日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在宋元时期已基本定型,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的清明节习俗。”宋和平说,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是人们春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节日。
史料记载,清明节在全国范围盛行并设扫墓假期是在唐宋之时,唐代为方便官吏回乡扫墓不耽误职守,唐玄宗颁布政令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宋朝在清明节前后的扫墓活动成为全民参与的大事,规模极盛,宋代的寒食、清明连续放假七天。宋元时期,清明节作为举国节日已基本定型。
2007年,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1天;2009年,清明节假期包括调休改为3天。
家国共祭续血脉
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万物滋长。
清明节祭祖扫墓在中华儿女心中无比重要。
无论身在何处,不管工作多繁忙、距离多遥远,清明节祭祖扫墓必是头等大事,为人子女总会抛开手头一切事务,抽空返乡在祖先的坟茔前除一把杂草、添一抔新土、供一杯清酒、燃一炷沉香……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
这是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祭祖民俗,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是中华儿女铭刻在血脉中的道德信仰和情感表达。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存放着荣耀先、多松年等著名烈士以及刘洪雄、高凤英等先烈的骨灰,每年清明节期间,都会迎来社会各界自发前来祭奠的单位和人群。
这些人中除了家属后人外,还有素昧平生的边防民警、公务员、企业工人、个体商户、学生……
在纪念碑前,献一朵白菊、敬一个花圈,以无比崇敬的心情默哀致敬,表达对英烈的缅怀之情。
同一天,放眼中华大地,高高矗立的英烈纪念碑前都铺满了清明节的小白菊,无数国人来此致敬英烈、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敬重先人,传承纳新。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清明节绿色、文明、简约的祭祀方式已成新风尚。
家住乌兰察布市的郭先生一家从2020年开始,一改往年清明节去父母墓地烧纸钱祭拜的方式,改为在家里召开追思会。“国家提倡厚养薄葬的理念非常好,生前尽孝生后简朴,这也是传承老一辈对后辈儿孙一贯教导的孝养、务实、简朴的美德。”郭先生说,这么做一是为了响应疫情防控和防火要求;二是祭祀也要跟得上时代,全家人聚在一起回忆父母生前教诲,感觉更有意义。
而郭先生远在外地读大学的儿子清明节祭拜爷爷奶奶的方式更新颖,他在网上为两位已故老人创建了一个纪念馆,摆照片、点蜡烛、献鲜花,该有的祭拜仪式一点也不少,还配上了缅怀文章,时尚环保有创意。小郭说,这样“云祭奠”的方式近几年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
千年古俗捏寒燕
在呼和浩特,清明节自古有捏寒燕的习俗。这个习俗在山西和内蒙古世世代代延续传承。
寒燕也称寒鸡鸡,相传与寒食节有关,有迎春之意,而且寒燕的嘴都是向上张着的,寓意将孩子们的百病都衔出去。
据考证,北宋汴京时就已风行,家家户户都“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这些用柳条串起来的红枣面燕晾干“留之经岁”,孩童食之,据云“可治口疮”,但主要是预备寒食节禁炊火期间的干粮,也寓意怀念介子推。
“我是看着妈妈捏寒燕长大的。”呼和浩特市本土作家高雁萍说,小时候,每到清明前几天,家家户户的妈妈们都会发面捏寒燕,小小面团在妈妈们的手中,一揉、一搓、一捏,再用剪刀一剪,用梳子一压、一推,用锥子一扎,就变成了一个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燕子、兔子、金鱼儿、石榴、葡萄,甚至毛毛虫。
捏好的寒燕上锅蒸熟,被涂上各色食用颜料,瞬间成了民间面塑艺术品。高雁萍说,做好的寒燕被扎到柳枝上挂到高处供人观赏,孩子们最高兴,东家进西家出,品评嬉笑,像过年一样。
高雁萍小时候的场景一直在延续。
2021年清明节期间,呼和浩特市南茶坊小学开展了“清明时节寒燕炫彩”主题活动,同学们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通过揉制、塑形、剪嘴、压制、点彩等多道工序,学习制作寒燕。同学们从中不光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还体会了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
莫尼山非遗小镇,清明节期间,大人和小孩们围绕在面塑非遗传承人身边,一起捏寒燕。这些寒燕大小不同、千姿百态、栩栩欲飞,煞是灵动好看。
寒燕踏春,只此青绿。
循着寒燕春归的清音,去郊外走走吧。风轻日暖,小泉叮咚,青草露头,桃花出苞,一切都是欣欣然张开眼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