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清晨,阳光和煦微风阵阵,正是锻炼健身的好时候。呼和浩特市仕奇公园里,伴随着轻缓的音乐,一群打着太极拳的中老年人精神抖擞。今年69岁的张明科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为人们演示着每一个动作招式——青龙出水、金鸡独立、野马分鬃……一招一式尽显高手风范,将太极拳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1979年开始练习太极拳至今,太极拳不仅成了张明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也为他带来了内蒙古武术运动协会名誉会长、内蒙古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秘书长等多重身份。“我10岁就开始练习武术了,大学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体育专业学习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一部《少林寺》在全国掀起了武术热,我还给自己定下了要练习100种拳法的‘百拳规划’。”张明科笑着说。留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任教的张明科有了更多在全国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当时不定期组织的全国武术学习班教师进修班上,张明科有机会得到了蒋浩泉、张文广等武术大师的指点,还渐渐爱上了太极拳,并跟随陈照奎宗师传人妥木斯练习陈式太极拳。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一种中国传统拳术,它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张明科说。他不仅被太极拳刚柔相济的招式深深吸引,更被太极拳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折服。张明科认为:“从哲学角度来看太极拳被誉为‘哲拳’,这不仅由于太极拳的称谓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也因为太极拳动作要领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形成了特别的技术要求和运动思想,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内外兼修的拳术运动。”
40多年来,张明科每天风雨无阻地坚持早晚练拳,不仅在动作招式上苦练,还结合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等文献和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典籍等,寻求摸索练习太极拳的科学规律。“太极拳的发力和很多现代运动的发力都有相通之处,所以我希望用科学现代的语言来阐释太极拳,让更多人了解和练习这项中国传统拳种。”张明科说。随着拳术不断提高,张明科成为了大家公认的太极高手,不仅多次参加区内外比赛斩获多个个人单项奖项,还在全区大大小小的武术比赛中担任顾问。太极拳这项身心兼修的运动,不仅带给了张明科健康硬朗的身体,还让他悟出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整个人也十分豁达开朗。“太极拳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在自身拳术不断突破后,张明科希望带着更多人一起传承太极拳。
从事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的张明科在太极拳的传播上也有自己的独到方式。“教别人打太极拳,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最核心最基础的理念,就是传承武术、弘扬太极、服务社会、造福大众,太极拳并没有门槛,只要这个人品行端正、愿意学习,我都会去教。”张明科对自己所学都毫不吝啬倾囊相授。“自己受益了,就想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科学健身运动中,将太极拳一代代传下去,让更多人受益。”为了让初次接触太极的学员快速入门,他还将一些能够锻炼基本功的招式从一些复杂的动作中解析出来,编创适合新手的初级套路,张明科说:“我练习的陈式太极拳和其他太极拳流派相比更为复杂一些,节奏鲜明、气势宏大,所以让学员们循序渐进地学习能够很好地消除大家的畏难情绪,长期坚持下来。”张明科还希望学员们每天来练习,都能达到3个小目标。“我希望学员们每天练完都能‘汗会乐’,就是出一点汗,练会一个新动作,心情更快乐!”张明科笑着说。
张明科还为学员们建立了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发布太极拳的动作讲授小视频,让一些不能在现场跟着他一起练习的学员也能跟上进度。不少学员在练习太极拳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身心的改变。学员贾文才在上大学时不幸查出了强直性脊柱炎,当时行动都有困难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和张明科一起练习太极拳。“太极拳不仅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更让我学会了努力和尊重,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恒心,这对我和疾病作斗争非常有益。”贾文才说。张明科的学员中还有不少国画和书法爱好者、从业者,在他们看来,太极拳中的辩证思想和发力的规律,对书画创作也有启发和提升。学员乌力吉说:“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相通的。国画讲究意境,虚实结合,画出精神,这些都和太极拳的辩证思想相统一。”
在张明科的带动下,学员们个个劲头十足,学员又会自己带学生,让练习太极拳的队伍不断壮大。“我这里的学员有不少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组团来的,丈夫带着妻子,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我这里还有不少五六岁的小学员,所以太极拳并不是只有老头老太太才能练的。”张明科说。退休后,张明科仍然会不定期的来到学校、机关单位,向更多人普及太极拳,在他看来,太极拳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有着中国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解读,他会尽自己所能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太极拳收获健康和快乐,同时传承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