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大爱的纪颂 时代咏叹的和声

——六集电视纪录片《国家的孩子》观后
  ◎张世超

  “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虽然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但时光接续,大爱永存。如今,这一动人历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经典范例。

  60多年来,根据此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内蒙古卫视新近推出的六集电视纪录片《国家的孩子》,又以全新的创意、崭新的视角、丰富的镜头,对这一经典题材再次进行了独特提炼、动情展现。

  史实的多角度呈现,成就了扎实的纪实品质与文化风貌

  角度的选择和呈现,是决定作品立意、情感和色彩特点的关键。《国家的孩子》在纵横相间的正面结构中,有机插入许多侧面角度的讲述,令故事的背景、主线、层面清晰明了。内蒙古10个育婴院的迅速建立、广大牧民争相领养的热情、孩子的成长、额吉和阿爸的付出、社会的关注……丰富的故事中,众多内蒙古额吉、阿爸和“国家的孩子”两个层面主人公的故事和情感,在时空的回望与穿越中不断鲜活闪动。受访的学者、作家、艺术家、爱心人士也融入其中,一起化作了历史长河、时代大潮里真切的爱心涓流和浪花,从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了这一历史大爱史实的活态再发掘和再汇集,铸牢了该片的纪实结构和实例支撑。

  如今,当年历史的见证者已日渐难觅,留住他们的故事、心声和情怀,是历史的重任。该纪录片用六集篇幅,实现了又一次感动故事的再搜集、感动人物的再采访,记录了更多层面的历史真实。镜头的延伸、内涵的拓展,丰厚了历史,添彩了文化,深化了情义,进一步升华了历史与时代的大爱与精神,成就了该纪录片扎实的纪实品质与文化风貌。

  大爱的多层面咏叹,彰显了多重的文化价值

  挖掘与阐释大爱,是《国家的孩子》的主旨和重点,纵览六集内容,其意其情其景的描述是生动的、立体的、特点鲜明的,更难得的是展现了跨时代的、更多层面的对于大爱的理解和认识的升华,彰显了该片多重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

  首先,大爱是超越血缘、无私奉献之爱。党和国家领导人、地方党委政府、数千内蒙古家庭、三千南方孤儿,是这一历史传奇的创造者、亲历者、见证者。这种大爱,是无私的、奉献的,是对国家、民族、同胞、弱小临危的生命,从心底涌出的持久的真爱。虽没有骨肉血缘之亲,却有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品质的坚守、精神的传扬。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无论是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还是领养孩子的牧民,都把最好的食品优先留给了“国家的孩子”。如今,已年近90岁的姜永禄,是当年锡林郭勒盟赴京接孩子的领队,他回忆起当年在育婴院经历的一件事,至今忍不住老泪纵横:“有一年快春节了,供销社没奶粉了。一个牧民赶着勒勒车,用包蒙古包的大毡子,包了一车奶坨子,给南方孤儿送来。我说,付给你钱吧,没想到牧民马上就生气了说:我这是给国家孩子的,不是卖的!”

  敖德巴拉1岁半被呼伦贝尔一户牧民收养,8岁时腿部意外受伤,得了骨结核。额吉和阿爸不忍心看到孩子截肢,卖掉了牛羊,奔波8年,跑了无数城市,倾尽了所有为她医治,最后终于保住了她的腿。

  苏尼特右旗的牧民敖根,是“感动内蒙古十杰母亲”光荣称号获得者,她主动收养了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骨瘦如柴的朝克图。在敖根无微不至的照料下,爱产生了奇迹,朝克图5岁时终于学会了走路,长大成人后在旗里有了工作,娶上了媳妇,敖根额吉给他举办了西苏旗最隆重的婚礼。

  “国家的孩子”们只要忆起自己成长的故事和身边的亲人,都是泪湿双眼。已退休在家的锡林郭勒盟的苏和说:“我爷爷奶奶是最惯我的,惯我惯到啥程度:吃月饼不掰,吃水果不切。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掉到福坑里了。”嘎鲁说:“我是在养父母百般呵护下长大的。我家一共6口人,就十来斤大米,别人谁也吃不着,就给我吃。”满都日娃说:“母爱可以让我们战胜一切,不会难过,更不会失落。”

  这种爱,是彼此心心相映的,孩子们回报给额吉、阿爸和内蒙古亲人的爱也是这样。敖德巴拉结婚后,不仅担负起照顾养父母的责任,还和爱人一起,把爱人家里9个弟弟妹妹带大成家,她被誉为“贴心额吉”,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镜头中,她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收养我的阿爸额吉,就是我的亲生父母!”梁引梅对养父母说:“这个养字我都不能提,如有来生,我还做你们的闺女。”苏和对养父母的孝心远近闻名,给母亲陪床期间,他在地上睡了整整32天。苏和父亲长期生病卧床,一点褥疮都没得,这归功于他4个半月中,不分昼夜,坚持1小时给父亲翻一次身的付出。

  大爱是不忘本源。时光荏苒,当年收养三千孤儿的额吉、阿爸们渐渐逝去。为了保护孩子,他们一直不想让孩子知道身世,而弥留之际,却郑重叮嘱孩子:回到原乡找找亲生父母,了却藏在心底的思根念想。孩子们也大多年近花甲,寻根的想法开始渐渐苏醒。各地公安机关、有关团体和“国家的孩子”们,纷纷组织起来,架起了一座南北共同寻亲的桥梁。孩子们之间、孩子们与寻亲组织之间相互成为了知心亲人,共同唱响不忘本源、圆梦生命之爱的寻亲之歌。

  嘎鲁说:“我们现在生活这么好,找到了也是了个心愿,知道我是哪里人,什么人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兄弟姐妹。”张海仁的养父,在临终前拿出领养表和迁移证,告诉了他的身世。老两口一生就张海仁一个孩子,对他视如己出。

  在江阴市寻亲志愿者协会帮助下,历经15年,苏和、张海仁终于等来了寻到亲人的消息。2021年9月12日,在鞭炮声中,苏和、张海仁身着崭新的蒙古袍,和亲人实现了60多年久别的重逢。苏和与哥哥紧紧地拥抱,哥哥说:“不管是穷富,我们都是亲兄弟!”张海仁扑通跪在母亲的身前,坐在轮椅上的母亲顿时老泪纵横。

  “国家的孩子”们反哺养父母的同时,内心涌动出的对自己身世的探究之念和对自己亲生父母的惦念,同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动人闪光。当彼此的心灵之光、血脉之情再次跨越历史飞泪交汇的时刻,又一轮亲情复苏、生命之爱的潮水绚烂涌起。

  大爱是中华民族同心共融、互帮互助之爱。《国家的孩子》还通过该题材作品作者和爱心人士的亲身经历与体验,讲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中的故事、感动中的感动。

  作家萨仁托娅讲述了牧民敖根收养残疾孩子朝克图的故事,称赞敖根勇敢养育残疾孩子朝克图是“爱的奇迹”;导演宁才讲述了影视剧筹拍故事,他激动地说:“老额吉们说,这有什么呢,一个羊羔冻死了,我们都会心疼的,何况是孩子,是人呢!”歌曲《我也是草原的孩子》词作家崔富感叹道:“这个爱,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它是在克服各种困难和我们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条件下,把他们养大的,他们得做出多大的牺牲啊!”

  可贵的是,纪录片第六集重点记录了广东“草原爱心团队”及其发起人、羊城晚报社原总编辑张宇航先生的爱心故事。“爱心团队”以“回馈学子,感谢内蒙古”为初心,从1996年开始至今25年,已资助内蒙古各地5000名贫困家庭孩子完成学业。

  如今,被广东“草原爱心团队”帮助过的孩子们,大多已顺利完成学业,这些爱心人士,已经和“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一大爱传奇融为一体,成为了历史见证者、文化传承者、精神弘扬者和各民族同心共融、互帮互助的榜样。

  推出更多同题材精品力作,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据了解,《国家的孩子》的摄制是在克服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艰难完成的,受制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也留下了一些技术遗憾。但创作者敏锐的目光、创新的立意、纪实的品格和开阔的文化思维,令人印象深刻。

  大爱是不息流动的闪光。正如一位“国家孩子”说的:“我额吉说了,有牛粪烧着,蒙古包才不冷;有爱撑着,生活才不苦。”时光雕刻了内蒙古人民心中的深情大爱,也治愈了从小离乡的南方孤儿们内心最大的伤痛。更精准地挖掘这一历史大爱题材的丰厚矿藏,打造内蒙古大爱经典文艺品牌,让它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巨大情感引力,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六集电视纪录片《国家的孩子》观后
~~~——评首届鸿雁奖获奖作品《风之子》
~~~——简谈电视剧《人世间》的人物塑造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草原号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乌海·海南区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历史大爱的纪颂 时代咏叹的和声
一首大自然的赞歌
春燕的“色彩”与“好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