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首大自然的赞歌

——评首届鸿雁奖获奖作品《风之子》
  ◎裘禾峰

  首届大自然文学鸿雁奖获奖作品——《风之子》是一部期待已久的作品,作者许廷旺饱含深情和富有诗意地描述了野马萨拉赫,与养马世家两代人不同的生活境遇交织在一起的过程。主要描写了少年朝克和野马萨拉赫共同成长经历,他们之间产生的笃深情感。朝克、额吉、阿爸把它视为生命中的伙伴、朋友。

  许廷旺尤其擅长描写草原上的动物。每年,他都要花一两个月时间,深入草原,体验生活。他了解草原风土人情,熟知草原上的家畜马、野生动物狼的习性。在小说《风之子》中,作者满怀深情地把它们集结在一起,谱写出了一首大自然的赞歌。

  首先,小说赞美了草地骄子——马。

  马在内蒙古文学中是一个经常被表现的主题。马的勇猛剽悍、吃苦耐劳与草原上的人们崇尚的精神非常契合。因此,马成为草原各族人民喜爱和崇敬的对象。

  小说中的主角萨拉赫是一匹野马,它出生3个多月,被狼袭击,给它带来了莫大的伤害。朝克、额吉像对待孩子一样照顾它,帮助它,它被朝克驯化成了一匹家马。从此,萨拉赫和它的主人同患难、共成长,与额吉、朝克成为了灵犀相通的挚友。

  萨拉赫既有野马强健的体魄、风驰电掣的速度,也有着忠诚、敦厚的性情。野马的天性和家马的温情在萨拉赫身上合二为一,让“风之子”的形象丰富立体,让人动容。在小说结尾处,萨拉赫跟着野马群离开了蒙古包。在决定放弃对人类的依赖时,它蜕变成了真正的“风之子”。这一离别的场景,在作者的笔下,没有丝毫伤感,充盈着草原上的人们潇洒、豪迈的气度。他们尊重动物,尊重生命,也敬畏着大自然。作者通过文字告诉我们,人和动物共同栖息在地球上,都是大自然的孩子,相互之间是平等的。这也恰恰是当下人们渐渐认同的一种生态观。

  其次,小说赞美了纯良的草原上的人们。

  小说的主角是马,而与之相伴随的另一个主角就是草原上的人们。小说在情节的推动中,塑造了多个立体丰满的草原人物形象:额吉、阿爸和朝克3人。

  多年来,额吉独自抚养3个儿子,长期的艰苦劳作使她提前衰老,她从不抱怨,只是默默承受生活的苦难,也炼就了坚强、豁达、乐观的品质。在丈夫被马匪掠走,两个孩子朝鲁、朝日先后沦落为马匪的帮凶,她依然坚信生活美好,把全部的爱给了朝克、萨拉赫,惦念着丈夫,更希望走上不归之路的两个孩子浪子回头……这位额吉的豁达,既尽显了伟大的母爱,也绽放出一代代草原上的人们美好、善良的天性。

  朝克是一位单纯、善良的少年。他发现受伤的幼马萨拉赫,悉心料理它、保护它。最终,萨拉赫把他认作主人。然而朝克在马匪哥哥朝日的诱骗下,听信了他要借萨拉赫去营救阿爸的谎言,萨拉赫被带入马匪据点。

  朝克既思念萨拉赫,又担心哥哥的安全,他决定去一探究竟。他遇到了一位照顾马儿的聋哑老人,也看清了哥哥被权势收买的真面目。在老人多次暗示下,朝克带着萨拉赫逃出幕府。朝克预感到这位老人就是他的阿爸,再次冒险回到幕府中。此时,阿爸已经奄奄一息。

  朝克的阿爸因马匪抢走了马群,深入虎穴要回马群,却不幸被扣押,成为马匪的佣人。他不得不假装成哑巴,才得以保全性命。他深陷囹圄,却处处照顾着朝克和萨拉赫。

  第三,小说赞美了大美无言的草原底蕴。

  《风之子》这部小说不仅塑造了草原上的马和人们,还用大段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草原风光。作者热情歌颂了云彩下斑斓的马群、暴雨中狂奔的马群、玉带般的河水、连绵起伏的山丘、疯长的牧草,还有深邃似海的天空。

  作者在表现草原底蕴时,还加入了大量亲情元素。小说对亲情的描述是无言而深挚的。开篇时灰踝马生产小马、养育小马的温馨画面;萨拉赫离开蒙古包后想念额吉的场景;阿爸为了保护朝克,强忍住想与他相认的冲动,至死都没有说出真相的情节。情到浓时,语言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情至深时,沉默无言才最撼动人心。温情的加入,让小说在阳刚之美中拥有了细腻的张力。父爱,又让温情之美,最终升华为悲壮之美。

  小说通过富有张力的情节推动、诗意的抒情描写,热情讴歌了草原马的阳刚飒爽,草原上的人们的坚忍纯良。《风之子》是一部自然主义的生态文学,也是一部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草原文学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六集电视纪录片《国家的孩子》观后
~~~——评首届鸿雁奖获奖作品《风之子》
~~~——简谈电视剧《人世间》的人物塑造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草原号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乌海·海南区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历史大爱的纪颂 时代咏叹的和声
一首大自然的赞歌
春燕的“色彩”与“好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