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悠久的书籍出版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式也随着书籍生产工艺材料的发展变化不断演变着,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为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尚书》中记载:“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典籍和书册是最早的古籍装帧形式。最早的书籍是从竹简而来,甲骨文的“册”字形,就是一片片竹简拿绳子串起来的样子。在纸张还没有问世前,片片刻着字的竹简连在一起,卷成一卷,称为简策装,这便是古籍装帧的雏形。后来,又发展到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直到平装书籍的出现,又衍生出精装、活页装等。
日前,内蒙古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何砺砻为记者详细讲解了古籍装帧的发展演变过程。何老师说,了解古籍装帧,必须先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字。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到了商周,进入青铜器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便成为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就十分发达,因为在周代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 1200 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从甲骨文、钟鼎文再往后发展,文字便刻在木牍或竹简上,把竹简卷起来,称之为一卷书。竹简的弊端是不仅沉重,还容纳不了太多文字,也不方便阅读。古人又在缣帛上书写,卷成卷,但是缣帛造价高。直到纸张出现,代替了缣帛,文字写在一幅长长的纸上,纸两端各固定一个轴,慢慢卷起来,形成一卷。古籍装帧形式便从简策装发展到卷轴装。
相比竹简的沉重,卷轴可就轻多了,信息量也容纳得多。从竹简到卷轴,是古籍装帧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形式。卷轴虽轻,可是也有弊端,阅读一部书最后部分时,得先准备一个长条案几,这样才能把书整卷完全展开。
卷轴的不方便阅读,催生了经折装。经折装起源于南北朝,将所写书页按顺序里一下、外一下连续折叠,阅读方式和现在的翻页很相像。古代奏折常采用这一形式。
到了唐代,书籍盛行旋风装。书写好的纸张依次粘贴在一张长纸上,每页正反面都有文字,展开长卷就可以翻页阅读。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形容“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旋风装的特点是外表看起来仍为卷轴,里面是错落有致的书页。
卷轴装的书可以不分段落连写下去,到了五代时期,雕版印刷需要将一本书刊刻成若干版,一版一版印刷,书页以版为单位。每一页纸有字的一面朝里,无字的一面朝外,叠在一起装订。阅读时打开,总有两面空白页,像一对蝴蝶翅膀,所以古籍装帧就有了“蝴蝶装”这个好听的名字。
蝴蝶装改变了沿袭千年的书籍卷轴装形制,适应了雕版印刷一页一版的特点,在古籍装帧发展变化中,又是一重大进步。
蝴蝶装比卷轴装的书更便于保存,也方便阅读,但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古籍用的都是手工纸,很薄,容易损坏,翻阅时经常翻到无字的空页。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南宋,书籍装帧形式出现了包背装。
为了解决蝴蝶装书籍的不足之处,古人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用纸捻装订成册,再包上书衣,这样既增加了纸张的厚度也不再有空白页,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包背装。包背装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
包背装改变了蝴蝶装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页面,仍存在书页脱散的缺点,同时,包背装需要用很多面粉做的浆糊,书籍容易被虫蛀,于是线装书出现了。每一页书页朝里折叠,开口处用线订起来。
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页包背,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这种装订形式虽然在南宋就已出现,但在明嘉靖以后才流行起来。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古籍传承功不可没。无论是古代的简策装、卷轴装、经折装……还是后来的平装、精装、活页装,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有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智慧源泉,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展现,她延续民族血脉,彰显民族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