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尚书》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朱海燕

  《尚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书名最早为《书》,专门记录史料,也是儒家学术里比较经典的典籍。《尚书》历史悠久,从战国时期至今,原版早已荡然无存,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经过多次修改、装订的版本。

  《尚书》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它不仅是研究虞、夏、商、周历史的重要史料,也是一些专门学科或学说的源头性典籍。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就陈列着一本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唐代孔颖达撰。根据书中“构”字缺末笔可知,此书刊刻时间应该在南宋高宗(赵构)时期。

  《尚书》命运多舛,秦代因《焚书令》使原有抄本几乎全部罹难。汉文帝时经秦代博士伏生口授,才有被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的28篇,汉武帝时期在拆除孔子故宅墙壁时又发现了另一部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尚书》,称之为《古文尚书》。到了西晋永嘉年间,《今文尚书》《古文尚书》都散失了。

  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尚书正义》命运也很坎坷,原本在中国失传已久,清光绪六年(1880年),在历史地理学、版本目录学等方面造诣很高的杨守敬前往日本,潜心搜集流落到日本的中华古籍,使大量流日的中华古籍回归中国。清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杨守敬从大阪私人手中重金购买到这本《尚书正义》,《尚书正义》终于回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草原号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乌海·海南区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古籍在历史脉搏中跳动
打开中华典籍 聆听远古声音②
《永乐大典》 中国文化重要符号
《尚书》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