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考察时强调:“中国共产党关心的就是让全国各族群众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党没有自己的利益,党的领导干部更不应该有自己的私利,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老百姓与人民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目标追求。无论前方路途有多么艰险,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和代价,这一初心使命始终没有动摇过。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之所以能够把各族人民凝聚成万众一心的力量,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握时代新趋势、回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断把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
把脱贫摘帽作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会立竿见影。在新阶段,深入践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就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搞好后续扶持,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以高质量发展为动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标志、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一条贯彻新发展理念之路,也是一条增进民生福祉之路。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在高质量发展中托举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要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因此,我们只有观大势、谋全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筑牢发展之基,激活发展动能,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愿景不断得以实现、得以升华。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民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老百姓的幸福,路很长,我们肩负的责任很重,这方面不能有一劳永逸、可以歇歇脚的思想。唯有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百姓心为心,聚焦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方面面,从问题出发、从小事入手、从实处着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答好民生福祉的每一张答卷。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人民满意作为行动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我们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准则,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始终代表和体现人民利益,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惟其如此,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才有了根基、有了依托、有了期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只有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不断赋予这一话题新的意义,才能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件大事办好,书写好新时代的民生答卷,实现更加幸福的民生图景。
(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