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X+1”,矛盾调处有妙招

  □本报记者  安寅东

  “真的太谢谢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了,没想到在这举目无亲的戈壁滩,能这么快拿到钱。”收到劳务费的曲木伍良对民警公正快速的帮助表示感谢,高兴地踏上返乡之路。

  近日,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阿拉腾敖包边境派出所运用“2+X+1”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成功化解一起劳资纠纷。

  “警察同志,十几个务工人员把我围起来了,请你们赶紧派人过来……”阿拉善右旗博源天然碱矿某项目分包负责人陈从建报警称。接警后,民警赶往现场的同时,联系到企业治安网格员——博源天然碱矿总项目部施工经理包双峰了解相关情况。

  经调查,曲木伍良等18名务工人员从四川省来到博源天然碱矿项目打工。因沙尘天气频发,工地无法开工,他们决定罢工回家,要求陈从建支付往返路费、误工费共计10万元,而陈从建认为数额过多,拒绝支付。

  抵达现场后,民警召集陈从建、务工人员代表曲木伍良、企业治安网格员坐在一起商量,现场电话连线阿拉腾敖包司法所和阿拉善右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等部门负责人,召开调解会议。会上,民警向当事人详细讲解了农民工雇佣、误工费赔偿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劳务纠纷的正确解决渠道和方法。经过近3个小时的调解,当事双方签订和解协议:陈从建向18人现场支付往返路费、劳务费及其他各项费用共计6.428万元,务工人员同意退场离开博源碱矿。至此,一起劳资纠纷圆满化解。

  据民警纪新刚介绍,“2+X+1”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是由阿拉腾敖包边境派出所、阿拉腾敖包司法所2个单位牵头,林业、国土、民政等涉及纠纷的专业部门、组织共同参与,借助各企业、嘎查、社区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创新建立的解决社会矛盾纠纷长效调处工作机制。

  “‘2+X+1’机制内各部门分工明确,责权明晰,真正实现了打防并举的治理效果,有效防止矛盾纠纷扩大升级,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效果明显。”纪新刚说,该机制推行两年多来,派出所辖区各矛盾纠纷涉及单位和组织走出了单打独斗的局面,初步形成了“党政联动、立足预防、化解矛盾、依靠群众、维护稳定”的社会协作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派出所受理各类矛盾纠纷76起,成功调处69起,调处率达到91%。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8版:经济周看
   第09版:兴安
   第10版:出彩
   第11版:法治
   第12版:读图
严打经济犯罪 守护百姓“钱袋子”
“2+X+1”,矛盾调处有妙招
保持高压态势 不松劲
靶向监督疏通民生堵点
民族政策进万家
法律服务 在身边
警企 协作
扎牢未成年人用药安全“篱笆”
爱浸心灵 护航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