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笑脸诠释民生密码

  □本报记者  梅刚

  就业有岗位,养老更贴心,医疗有保障……数不清的暖心变化发生在内蒙古大地上。

  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浸润着浓浓的温情关怀,见证着内蒙古增进民生福祉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内蒙古的民生密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坚持财政资金配置向民生领域倾斜,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持续增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称心的工作,让咱生活更有尊严”

  “称心的工作,让咱生活更有尊严,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每每谈起现在的这份工作,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魏楠的笑容就更加灿烂。

  作为扶助对象,魏楠参加了乌兰察布市人社局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班。结业后,她到当地一家皮具厂上班,成为一名皮革制作工。因为心灵手巧,她专做技术上有难度的活儿。这份工作,不仅让一家人实现了有尊严的生活,也让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维持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

  深入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和“促进就业三年行动计划”,线上线下招聘会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无缝对接;农牧民工跨省转移就业、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了收入;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保障就业的同时解决了基层人才短缺问题……重点群体就业得到了优先保障。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好日子,是每个人的期盼。2012年以来,内蒙古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6.1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均保持在245万人以上,每年帮助10万城镇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每年13万以上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同时,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左右的较低水平,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围绕扶持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和农牧民工返乡创业,内蒙古制定和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等惠民政策。全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7亿元,开展补贴性培训263.5万人次,拨付补贴资金24.85亿元。建成创业园和孵化基地364家,带动就业29.2万人。

  2016年实施的“创业内蒙古”行动计划,又为创业者打开了一条更广阔的绿色通道。一时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种子在内蒙古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王新宇就是这些创业者中的一员。2019年在西安辞掉幼师工作的他怀揣创业梦想回到乌兰察布,当地的创业扶持政策给了他巨大的支持。他成立了家政服务公司,不仅自己活出精彩人生,还帮助多位残疾人走上就业岗位。

  “有力的保障,让咱生活更加安心”

  “我和老伴的养老金又涨了,两个人月工资能开到7000多块,生活过得太美了,还有医疗保险,生病住院也能报销不少,有力的保障,让咱生活更加安心。”68岁的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退休人员魏华满脸笑容,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又涨了147.2元,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2012年以来,内蒙古社会保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覆盖人群不断扩大,待遇水平逐步提高,一张张成绩单分外亮眼。

  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2021年底的1614.8万人,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92.19万人,参保率达到95%;工伤保险增加到338.1万人;失业保险增加到276.5万人。

  扩面的同时,提高待遇,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成为“主旋律”。

  内蒙古连续多年提高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分别惠及全区310多万名退休人员和260多万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

  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由2012年的1730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2816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55元增加到140元;失业保险金标准从830元增加到1551元;工伤保险伤残津贴从人均1903元增加到3646元、护理费从822元增加到2639元、供养亲属抚恤金从824元增加到1851元。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全区已建成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7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359个,涵盖助医、心理辅导、日间照料等服务内容。全区有各类养老机构726所,总床位数达到8.68万张。建成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1609所,12万余老年人入住。

  在编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的同时,内蒙古构建从自治区到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的五级服务网络,基本建成覆盖全区的标准化、现代化社保经办线上线下服务大厅。推行“不见面”服务,70项社保服务实现网上办理,网办率达到90%,截至2021年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2173.65万人,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社保服务。

  “健康的守护,让咱生活更加幸福”

  “大夫,我前几天爬山后一直腰疼,需要怎么治疗?”在电脑屏幕里,35岁的患者王涵正在给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主任医师敖其尔展示患处。

  另一台电脑前,患者秀英也有了意外收获。内蒙古名蒙医哈斯巴根前来坐诊,以前为了挂专家号没少费脑筋,没想到今天在家里就碰到了大教授。

  “足不出户,在家就把病看了,药也可以送到家里,太贴心了,健康的守护,让咱生活更加幸福。”汪涵开心地笑着。

  互联网医院诊疗范围涵盖心脑血管病、皮肤病、慢性病等,对于需要长期开药的慢性病复诊患者,还可通过手机一键续方,药品将直接配送到家。哈斯巴根表示,我们的患者遍布全国各地,互联网医院对患者来说特别方便,我们针对病情,配好药可以给患者邮寄到家。

  内蒙古多家医院开通云诊室,派出知名专家线上出诊,让群众在家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被实实在在落实在了行动上。内蒙古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内蒙古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4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的20.14/10万、6.37‰下降至2020年的14.92/10万、3.56‰。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7.9%提高到2020年的20.1%。

  同时,内蒙古旗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从“三医”联动到分级诊疗,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内蒙古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早于全国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远程医疗服务广泛开展,医改成果不断惠及千家万户。

  暖心的民生答卷,折射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立足新发展阶段,内蒙古坚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倾心倾力打造民生建设的“升级版”,努力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变成放心事、暖心事,让更多人实实在在分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凝聚起磅礴伟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视界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持续打造世界的大市场、外商投资的热土
外资流入折射中国市场持久吸引力
我国成功发射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
古老畜牧业重焕生机
六部门: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行为
我区延续税收优惠政策 扶持退役士兵创业就业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
小满将至农事忙
幸福笑脸诠释民生密码
关于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