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二十六年的回访

  □李广华

  26年前的初春,乍暖还寒,田野一片萧瑟。我们怀着一名新闻人的敏感和执着精神,紧盯发生在内蒙古大地上的一条新闻线索,步步跟进,克服种种困难,深入现场采访,撰写了《种树“种到”联合国》一文,报道时任达拉特旗树林召乡副乡长王果香带领乡亲们植树治沙,被联合国邀请去介绍经验的事迹。稿件刊发在1996年5月3日的《内蒙古日报》上,引起较大反响。后来,作品被评为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再后来,该通讯又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初中《语文》课本。

  教材的影响力确实不可小觑,王果香收到的全国各地中学生来信,装满了三大麻袋。《种树“种到”联合国》一文的影响持续发酵,不下几十种书籍收录其中并予点评。

  一般来讲,一个记者在新闻生涯中总会采访很多人,有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而有些因为被采访者的品格,会深深地影响记者本人,不但不会被遗忘,甚至还会和采访对象成为好朋友。王果香便是不会被忘记的那部分人。

  当年采访时,王果香42岁,年富力强,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儿。一晃26年过去了,果香的境况如何,还有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吗?

  几年前,我和内蒙古日报原副社长(当时未设副总编岗位)、也是本文的指导者李马钦商量,找时间,做一次对王果香的回访。李社长听后非常高兴,因为除了对文章作以指导外,他还与王果香是老乡,同为达拉特旗人,原本就熟悉。这样,他便开始运筹起来。后来每次见面,大家都会多多少少谈起此事,只是由于事务缠身,终未成行。倒也好,很像一坛老酒,我们与果香的情谊,又被多囤了几年的时光,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显浓厚甘醇。

  直到前两天,我们终于有机会实现这一目标,决定再不能推迟了,利用周六周日休息,一定要实现心存几年的念想。于是,推掉手头的繁杂事务,从呼和浩特出发前往达拉特旗,去看望果香。

  “再不能推迟”,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当年的我们都已经老了。从最初的采访到如今,呼和浩特的丁香花已花开花落26次;那年种下的杨树,已长到直径一抱粗了;那会儿降生的婴儿,也该娶妻生子,朝壮年迈进。当年的老师李马钦今年79岁,已退休17年;本文的两位作者我和孙亚辉(内蒙古日报原总编辑)也分别于今年1月和4月退休,离开了新闻岗位,步入老年大军的行列;为我们驾车服务的报社人力资源部主任刘军,也已五十大几,他也是我过去许多文章线索的提供者和服务者,如《导游嘎丽娅》《伟大的爱情该是什么样?》《弟弟》等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名字虽未出现,但文章里的“军哥”“朋友”等便指的是这位。

  如果将此行称作“老年新闻回访团”,也着实不为过。

  疫情当前,管理非常严格。经咨询,按防疫规定,返回呼和浩特必须持48小时内两次核酸阴性证明,而且,间隔要≥24小时,回来再做一次落地核酸检测。

  5月20日傍晚临出发前,我们去做核酸检测,找到一处,队伍排得太长,又另寻他处,等赶到已经下班。我们只好赶往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那里无论人多少我们都得做。一通扫码注册,终于可以做了。

  我问前面排队的小姑娘,她说昨天做过,是鼻拭子。一听这话,我几乎汗都快下来了。我有个毛病,过去很多年,常流鼻血,而且是流起来很难止住,所以,鼻子是我最不敢碰的地方。

  别无选择,豁出去了!

  两个小时的路程,一路观赏塞外春夏交替的景象,地貌和村舍,有些熟悉,有些尚显陌生。整个路途经过最有名的便是黄河,这闻名天下的河流,由于非雨季的原因,主河道的水流并不宽,刚刚冲刷完鄂尔多斯高原黄沙的河水,正在黄河“几”字形的顶部翻滚着朝下游流去。

  出达拉特旗高速口,查验核酸检测报告,顺利通过。

  5月21日上午,王果香刚好到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参加自治区举办的一个会议,并在会上发言。我们直接赶往会议举办地——达拉特旗乡村振兴学校与她见面。抵达时,会议还在进行中,果香特意安排当年同她一起植树治沙的姐妹姜华迎候。

  姜华为人热情,能说会唱,还是那么漂亮。当年采访时,她是果香事迹的主要讲述者之一。1999年春,自治区推荐果香参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选,国家人社部要求各省(自治区)去北京整理材料,人事厅找到报社要求支援,报社指定了我。这样,人事厅一名副处长带队,我和姜华一同前往北京。她的主要任务是需要时,现场提供事例,在一周的时间里,她为我讲过很多故事。她也不知道哪个有用,哪个没用。当时全国预选16名公务员,统一到北京整理上报材料,最终选定10人。之后,再从这10人中选出4人作典型发言。最终,王果香不仅入选了前10名,还成为了发言者。

  会,终于散了,果香笑盈盈地朝我们走来。

  她身着一件红色的外褂,黑衬衣,黑裤子,黑皮鞋,庄重大气,远比当年穿得洋气多了。再仔细观察,似乎也没怎么老,精气神不减当年,还具有那个带领姐妹们植树治沙“二姐”的风采。见到她,一下子让我想起《种树“种到”联合国》发表后,她的事迹很快传开,三年后自治区确立她为重大典型,组成联合采访组再次报道,报社又派我前往,采访后我又写了篇《撑起绿荫的那棵树》,里面引用一首鄂尔多斯新民歌:“树林召乡好地方,林茂粮丰果飘香。好领导,王果香,名字和家乡面貌一个样。”

  “欢迎你们回家!”果香朝我们走来,随口用了“回家”一词。

  “你还好吗?”我问。

  “还好,老弟,多少年莫见了。”熟悉的口音。

  交流中,亚辉说起当年,有一天他女儿放学回家说:“爸爸,我在课本上看到你的名字了。”女儿学校还邀请亚辉去学校讲了半天。而我也有相关的事,我曾对女儿讲:“爹真不好意思,紧赶慢赶没有赶上。”我女儿比亚辉孩子高一届,没有学到这篇课文。

  一位参加会议的旗政协领导也过来陪我们,他的第一句话是:种树“种到”联合国。

  真没想到,一篇通讯的标题,竟然成为鄂尔多斯人念叨了26年的口头禅,无论走到哪儿,只要一提起王果香,总会把“种树‘种到’联合国”这句话跟上。因为植树治沙,她三次被邀请去日内瓦、两次去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还去过巴西、伊朗等地参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交流经验。她也从一名副乡长一步步成长为达拉特旗副旗长、鄂尔多斯市政协副主席,因此,周围的人都习惯地称她为“王主席”,只有那些当年林工站的伙伴们还叫她“二姐”。

  果香今年68岁,已退休4年,现住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每日服伺87岁的婆婆,两个孩子早已成家立业。“每天早晚接送孙子,比上班还忙。”说这话时,她难掩内心的幸福。果香还兼任鄂尔多斯市治沙协会的会长,经常参加社会活动。

  吃过午饭,她带我们参观几处树林召镇发展变化的亮点,在一处乡村振兴项目,以流转土地方式,集中建在沙地上的大棚内,密植的西红柿秧吊挂在棚架上,每枝上还结几只果。承包人在筹划下茬的种植项目,果香给大伙摘几个熟透的西红柿,她自己也随便擦擦咬了一口,红沙的果瓤完全显露出来,她笑眯眯地擦着嘴。霎时间,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带领乡亲们植树时,进农民家盘腿就坐在炕上的果香……

  当晚,她请我们吃饭,并请来当年在林工站工作过的几位老同事坐陪。炖羊肉、烤羊排、油炸糕等当地特色菜上了满满一大桌,达拉特旗产的白酒,火辣绵醇,26年的友情融化在这高浓度的乙醇液体中,好像有讲不完的理由,一杯又一杯,姜华还唱了几首草原歌曲助兴,一如她当年去北京整理材料时的开朗爽快。

  22日吃过早点,果香和姜华陪我们到达拉特旗人民医院去做核酸检测。本来果香是参加完会议要回去的,得知我们去看她,改变了计划,坚持把我们送走才回。中午我们在牧场用餐,果香和姜华又赶来相送。在一桌丰盛的菜肴中,我见到了多年有所耳闻,但从未品尝过的炖风干羊肉。乍一看,那道菜跟普通的炖羊肉类似,但吃到口里,感到肉质干爽,肉丝成条,有种风干的香味,既纯厚又浓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恰似主人的一片诚意。

  壬寅年的春夏之交,气候温和宜人,我们实现了对树林召及王果香的“回”和“访”。她既是一名治沙模范,也是一位新闻人物,更是一个我们无法忘怀的朋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草原号
   第06版:出彩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要闻·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跨越二十六年的回访
晚笛与飞鸟
白描夏日(组诗)
抱抱孩子
清流亹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