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规模庞大的重要窑场之一,遗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俗话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此话道出了钧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这只出自宋代钧窑的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高15.8厘米,口径22.8厘米,足径11.5厘米,外观呈6瓣葵花式,折沿,口沿边起棱,深腹,圈足。花盆内外施釉,色泽莹亮,盆内釉呈天蓝色,外壁釉呈玫瑰色。天蓝色幽雅,玫瑰色鲜丽。外底涂抹酱黄色釉,有5个圆形渗水孔,器底刻有标明器物大小的“七”字,并有清代造办处玉作匠人所刻横排“建福宫”、竖列“竹石假山用”款识。花盆造型优美端庄,曲线起伏婉转,器里的灰蓝色釉与外表的玫瑰紫釉相映成辉,宛如一朵向阳的葵花。器底清代造办处的刻字,表明了花盆在清宫中的用途。
钧窑花盆类器物的出现与宋徽宗有关。据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故宫陶瓷图典》中介绍,北宋晚期,宋徽宗为了装点位于开封城东北隅的皇家园林“寿山艮岳”,在苏杭设“应奉局”,大肆搜刮奇花异草,怪石树木,通过“花石纲”(每10只船组成一队叫一纲,运送花石的船队称花石纲)运往开封。当时河南禹县钧台窑所创烧的天蓝釉、铜红窑变釉瓷器,光怪陆离,绚丽异常,最适合制作花盆,被宋徽宗相中,于是从此专门为皇家烧造花盆、花盆托等陈设。钧窑花盆类瓷器的特点是釉色有天蓝、玫瑰紫、丁香紫等,外底或足内墙多刻划从“一”到“十”的汉字中的一个,数字越大器物的尺寸越小。
钧窑瓷器素以古朴的造型、瑰丽的釉色著称于世,其釉色除了常见的天蓝釉以外,最受人称道的是所创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铜红窑变釉,釉色变化万千、异彩纷呈,按变化的程度及色彩不同被赋予玫瑰紫、茄花紫、丁香紫、海棠红等美誉,钧瓷也因此而名声大震。